理工论文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

理工论文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

ID:9910966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15

理工论文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_第1页
理工论文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_第2页
理工论文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_第3页
理工论文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理工论文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城镇化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阐述了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城镇化对安徽省县城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县域经济;影响;对策

2、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2-0303-02    1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1.1城镇个数明显增加,城镇化水平全面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1995~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48.73亿元,经济规模跨上了新台阶。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重大转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安徽省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首先,表现在城市和城镇个数的增加,截至2006年末,安徽省共有城市22座,其中地级市17个,县级市

3、5个。其次,表现在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通过图1可以看到,2006年在安徽省6593万总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达37.1%,比1995年提高18.01个百分点。安徽城镇人口的增长已摆脱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徘徊不前的局面,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  1.2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城镇化速度超过大、中城市,对全省城镇化贡献率越来越大  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有3种模式:一是以城市人口增长为主,二是农村城镇化为主导(即以镇人口增长为主),三是前两条途径共同起主导作用的模式。从地区城镇化增幅来看,池州、阜阳、滁州位居三甲,超过或接近13%;合肥、亳州、巢湖、宣城的增幅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建市较

4、早或老工业城市的芜湖、蚌埠、马鞍山、铜陵、淮南等市增幅不大。综合来看,近10多年里,除省会合肥外,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快,原城镇化基础不错的大、中城市发展步伐则相对较慢。  1.3城镇基础设施有所完善  与1978年相比,到2006年底,全省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4.44%,提高了21个百分点;供气普及率达79.9%,提高了77个百分点;城镇道路总长达7824km,增长近12倍;城市绿化面积达到了69459hm2;公园达到151个,占地总面积8264hm2。由于建设了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使得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增强了城镇聚集和辐射的功能。    2城镇化对安

5、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考察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两者在何种程度上相互影响,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县域经济水平之间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  建立模型如下:Y=a+bX+p(a,b为待定参数,p为随机扰动项一般情况下不计),模型参数的估计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就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说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OLS(普通最小二乘法),如果模型出现自相关性,可用广义差分法消除自相关性,从新建立模型求出a,b的估计值得出线性回归方程。  利用表1数据估计安徽省城镇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模型。  (1)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对城镇化率影响

6、的模型。根据表1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的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性,所以从新利用广义差分法来消除自相关性得出安徽省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线性关系模型:  Y=28.767280+0.001613X  T=15.525357.148849  R2=0.99748F=993.2099DW=2.586352  由以上信息我们看出模型的调整的判定系数趋向于1,拟合优度较高;F统计量的概率0.000001小于0.05,模型线性关系显著;AR(1)的估计值为0.778053且t检验显著,说明原模型确实存在一阶自相关性,调整后的模型的DW值为2.586352,在2附近,说明模型已不存在一阶

7、自相关,调整后建立的模型较合理。安徽城镇化率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间关系:人均生产总值每增加1元,城镇化率提高0.001613个百分点。  (2)城镇化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模型。同样利用表1数据建立的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率的线性关系模型为:  X=-15565.34+564.2957Y  T=-4.9156387.254548  R2=0.986090F=177.2256DW=2.684938  AR(1)的估计值为0.765276且t检验显著,证明先期模型存在自相关性,DW值则表明模型自相关性已消除。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