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87532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13
《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必由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必由之路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百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眼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由此而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教师培训。在瞬息万变的
2、21世纪,终身培训是每个人适应职业生活的最主要的武器。然而,如何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这是新课程教师培训一项十分紧迫的要求。目前,实验区教师普遍感到缺乏专业指导,随着实验范围的扩大.教师培训量大面广,而后续培训更为关键,任务更加突出,仅靠专家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送教师外出学习,人力、财力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这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更加凸现出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专家认为,需尽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探索一条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11更加灵活方便自主的终身教育,将把成才的道路铺
3、到每个人的脚下伴随知识经济的出现,未来教育与就业的界限将日益淡化.在学校和公共场所之间的交替活动,将成为每个人在未来社会中的基本生存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成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义务,是为了谋生。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
4、的体会:一名教师只有经常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既是教师形成创造性劳动态度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工作兴趣、灵感的源泉。课改成败,系于教师。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理解和支持。此次新课程实验.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铸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因此,整个实验过程不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
5、的答案,也没有可供遵循的模式,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要靠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探索解决。11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应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这是工作、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现代学校应该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学习型组织说到学习型组织
6、,有专家认为,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的实现、组织绩效可以大幅度提高。也就是说,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且也是教师不断从教学实践中继续学习的场所。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这是学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工作即学习,现代人的学习将交融于工作和生活之中,
7、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学习、工作和生命融为一体,个人成长与组织绩效融为一体。“学习活动是润泽人的一生中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1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事先把教师培训好了整装待发。教师的成长是与改革的深化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教师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水平的提高的。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最为有效。在我国,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有着十分重要的
8、价值和推广前景。所谓“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就是专家、理论工作者、教研员等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所实施的培训。这种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不能把眼光总盯在外出学习,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校本培训,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