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881708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13
《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阐释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阐释模型陈明作者简介:陈明(1958——),女,浙江宁波人,副教授,学士,哲学专业(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浙江,义乌,322000)[摘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当代社会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提出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阐释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五个基本模型:从抽象到具体的模型;形式逻辑的概念关系模型;分析综合模型;系统的模型;哲学辩证关系模型。[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基本构成意义人文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比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更复杂的系统,因此其形成、发展、
2、成熟都比自然科学晚,其研究的难度更大,然而却更重要。人类社会文化系统介于自然生态系统与生命系统之间,既要承担参于和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又要承担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个人幸福,延续人类种族的功能。因此,根据科学发展观,建构和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阐释模型非常必要。中国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一、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阐释模型的依据(一)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就是理论阐释模型的完善根据人类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原始人类的思维是主客观不分的集体表象的混沌思维,物质带着诗意向人的全身心微笑,人对自然无比依恋,把自然拟人化,把
3、自己的幻想、愿望、情感移入自然,向自然顶礼膜拜,渴求自然的恩泽。原始思维是隐喻的,通过类比用一种事物来替代另一种事物,运用已经内化了的心理表象,把自己的生命状态和整个大自然联系起来,从而把疏异的非我存在同化到自我的感觉中,成为亲切而又神秘的东西。原始人的思维天然就是艺术思维,原始人的人性没有异化,他们没有丧失主体的价值评价的尺度,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是天然和谐的。中国古典哲学与原始意识保持着渊源关系,采取类比思维的方式。在中国古代,从原始人类的集体表象思维过渡到文明社会的哲学思维经过不同的阶段,其模式大体可以设
4、想为:泛类比——同类比——结构类比。泛类比就是原始人类从个人表象出发,看到什么,类比什么,不分主次,不分轻重;同类比就是从集体表象出发,通过经验的长期积累,对同类事物进行概括性的类比,分清主次、轻重,从现象中发现本质;结构类比,就是思维的进一步有序化,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把世界的图像简化,对整个世界进行天人合一的系统的、整体的把握,发现宇宙万物辩证法的规律。老子哲学处在思维的结构类比的比较成熟的阶段,产生了以“道”为核心的系统的哲学体系,道是自然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发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明,偏离了原始社会的轨迹,与中国
5、古典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思维方式上,走上了一条抽象分析思维的道路。在哲学整体构架上,把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分割开来;在认识论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长期对立;在社会观上,本能和理性冲突,个体和群体相对峙。这样其哲学发展的轨迹就沿着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推进,以纵向的发展弥补横向的不足。科学发展秩序是按照复杂程度排序的,即: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社会学的产生标志着西方社会科学的重要开端,但是却借用了物理学的静力学、动力学的概念。与此同时心理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逐步发展起来了。哲学虽然是古已有之的,但是
6、哲学既可以与自然科学联盟,也可以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盟。西方的价值哲学在康德哲学这里开始萌芽,在唯意志主义哲学这里奠定基础。但是由于个人主义的价值趋向,个人与社会文化的冲突始终是西方文化最深刻的矛盾。西方在二十世纪中叶形成系统科学,以生物学为基础,认识到系统是由多要素形成的有机结构,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实行整体控制,完成特定的功能。系统科学借助于人机系统,实现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统一;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这可以视为西方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但是由于社会文化的定势,西方人对系统科学的成果的运用受到限制,并没有把这一成果运用到人文
7、社会科学各个方面。进入当代社会,随着人类实践范围的扩大,人类社会大系统的诸多要素都在发生变化,人与自然的张力平衡处在危险的边缘,人类自身矛盾重重,极大地限制了人类系统的整体协同,迫切需要人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上有新的创造,提出解决人类矛盾的办法。人类的先进文化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基础,要在更高阶段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这就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阐释模型必须以系统的整体观为特征。(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阐释模型的哲学、心理学依据欧洲近代认识论存在着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两者都有片面性。经验论以英国的培根和洛克为代
8、表,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经验的观察和逻辑的归纳,洛克甚至认为人的头脑就是一块白板,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印象,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而以笛卡儿和莱布尼兹为代表的唯理论则认为认识有先验的成分。康德哲学企图调和这两种对立的观点,但是他更倾向于唯理论,他自己提出了用以整理现象的先验的时空概念,十二对知性范畴和四对二律背反。在此之后,黑格尔在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