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

ID:9849796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12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代码:适用年级、专业:全院大一所有专业 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学时数:36          学分:2二、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育部建议设立的高校人文素质类教育课程,在我院为各专业公共选修课。本课程着眼于全景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基本精神以及古代哲学、宗教、教育、科技、节日、戏曲、文学、艺术、饮食、礼仪等知识,力求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传递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

2、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课程定位 注重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以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和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目标,内容上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强调贴近学生生活;体例上由“情境导入”、“案例欣赏”、“点击核心”、“知识链接”、“互动平台”、“网上冲浪”等模块构成;为了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特色和操作性教学特点,十分注意培训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传统的人

3、文精神、浓厚的伦理观念等,采用课堂讨论辩论、教师示范演练、观赏优秀作品、学后感分享等训练方法,精心设计,力求体现教材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课程改革理念 把“就业导向、素质本位、能力核心”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围绕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使自己成为有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职业人。 (三)课程设计思路 突出高职特点,通过“案例欣赏”、“点击核心”、“知识连接”、“互动平台”、“网上冲浪”等模块,既系统介绍中国传

4、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知识,又着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担当大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上采取讲座形式,着眼于以点、以话题、以案例为驱动,既将华夏文化的精彩部分呈现给学生,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四)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本课程力争建设成为一门教育理念先进,课程体系科学、完整,教学手段与方法先进,课程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精品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将科学精

5、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正如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思想。” (2)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学会做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享受中国文化最辉煌的饕餮盛宴。 (4)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让学生掌握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了解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学、宗教文化精髓,

6、扩大学生视野,读懂更多的经典名著名篇,熟悉中国古代的艺术、科技、文化成果,弘扬中国传统礼仪、风俗及美食文化。 (2)能力目标学于内而形于外,让学生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能把内在的文化素养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 (3)素质目标 一是具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敬畏之情,二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三是具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内容标准 1.教学内容选择方案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在课程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设计了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与民俗等知识,以传递人文

7、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2.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11个项目组成。这十一项内容较全面地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案例欣赏”、“点击核心”、“知识连接”、“互动平台”、“网上冲浪”等模块,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知识,又着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担当大任的历史责任感。(六)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采用了灵活的教学方式: (1)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开展案例教学、仿真教

8、学、情景教学、讨论教学等。 (2)与院文学社团的活动相结合,如利用辅导文学社成员的机会,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3)与社会课堂相结合,如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发掘家乡的传统文化,并写出相应的论文。 (4)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的建筑都有含义深刻的名字,它们都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找到渊源、出处。 (七)学习方法1、学会建立历史中国与现代中国的认识关系。通过理解文化的含义、构成,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