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

基于dea的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

ID:9836301

大小:2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11

基于dea的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_第1页
基于dea的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_第2页
基于dea的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_第3页
基于dea的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_第4页
基于dea的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dea的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DEA的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效率分析*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61003);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08349)作者简介:廖述梅(1976-),女(汉),江西奉新,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徐升华(1952-),女(汉),江西南昌,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企业创新。廖述梅,徐升华(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13)lsmzl@hotmail.com摘要:高校研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本文找出了校企知识转移效率测度的相关指标,并针对2005年数据分析了

2、我国29个省市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的效率,发现各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高校研发人力和财力也存在一定的浪费,各地区尚未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关键词:校企知识转移;效率测度;地区差异1引言我国高校己成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与国家科技创新的强大生力军[1]。目前,我国高校承担了约2/3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4%以上的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全国两院院士的37%以上集中在高校,全国重大科技成果的1/3出自高校。此外,“十五”期间我国高校的科技经费年均递增率超过20%,2006年通过各种渠道高校共获得科技经费527965亿元

3、,比2005年增长14.5%,其中纵向经费达到287751亿元,占总经费的一半以上。目前我国高校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为93万人,占全国科技力量的24.3%[2],每年完成的科技成果和发表的科技论文约占全国70%以上;发表SCI、EI论文也分别占到《SCI》、《EI》收录我国论文总数的70%和75%。可见高校已成为我国研发队伍的一支主力军。当前,高校企业合作下的知识转移被认为是企业拓展自身知识资源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3],我国高校与企业合作下的知识转移活动越来越频繁[4],并出现了多种转

4、移途径,如专利授权、合作研发、高校科技园以及高校新创/衍生企业等。因此,我国高校对企业知识转移的效率如何?高校在研发投入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是否合理?企业对高校研发成果的利用怎样?这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分析。本文第二节在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校企知识转移效率的相关指标和模型,并阐述了数据的预处理;第三节根据DEA测算结果,分析了校企知识转移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投入产出的差额变数。最后是本文研究的结论。2校企知识转移效率的指标选择与数据预处理2.1指标选择测算校企知识转移的相对效率首

5、先须找出输入项、输出项。段永瑞等[5]在测算高校科研绩效时,采用学生情况、教师资源和物资资源得分作为输入指标;采用学术声誉、学术地位和学术成果得分作为输出指标,这些指标比较笼统,而且得分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这里各项的选择参照Siegel等[6]和Chapple等[7]对校企技术转移生产函数变量认定的研究工作,测算指标分别从高校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着手,前面高校年度授权协议项可以用我国高校对企业科技成果转让的实际收入(LICENSE,单位:千元)代替,高校全职员工数可以用我国从事研究和应用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

6、STAFF,单位:人)代替,此外,还需要考虑我国高校年度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R&DIVST,单位:万元),高校年度获得的专利授权数(PATENT,单位:项),外部环境仍采用前面的区域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和区域人均研发开销则取区域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除以人口数(PERR&D,单位:千元/人)。显然这里的输入项项为STAFF、R&DIVST、GDP、PERR&D,由于DEA支持多指标输出,故输出项设为LICENCE和PATENT。2.2模型选取从2.1节可知,DEA测算有使用四个输入项两个输入项,

7、这里选择测算总体效率的C2R模型[8]。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j,j=1,2,…,n。评价指标体系由m个投入和t个产出指标组成,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个指标的投入量,yrj为第j个决策单元第r个指标出的产出量;是与投入相对应的松弛变量组成的向量;与产出相对应的松弛变量组成的向量;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在计算时可取;、、、为待估参数。(1)设、、、为模型(1)的最优解,则有如下DEA有效性和DMU规模有效性的判断:⑴若且,称DMU为DEA有效,其形成的有效前沿面为规模收益不变,且DMU为规模且技术有效。⑵若

8、且或,则DMU为弱DEA有效,其形成的前沿面可以减少输入而保持原输出不变,或在输入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输出。⑶若则DMU为DEA无效,或者是技术无效,或者是规模无效。可以通过DMU在相对有效平面上的投影来改进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在可以不减少输出的前提小,使原来的输入有所减少()或在不增加输入的前提下,使输出有所增加(),即。⑷若成立,则DMU为规模效益不变;若,DMU为规模效益递增;若,DMU为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