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

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

ID:9814405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10

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_第1页
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_第2页
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_第3页
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_第4页
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2012年第1期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0教学研究0科技信息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研究高(常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丽江苏常州213001)【摘要】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应以生活化为方向,努力ff-~,.1学校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本文提出从学生学习的课程改革着手.建立起公共合理的德育制度体系,净化美化校园德育环境,从而达到推进学校道德教育生活化效果.【关键词】德育;教育;学生;生活;0引言现代德育研究认为:道德的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受教育者现实生活的需要,尤其关注他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使他们通过生活的体

2、验来理解道德要求.进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1道德教育生活化措施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素材要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道德教育的过程要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结果要超越生活.使学生不仅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而且形成探寻人生价值.自我建构可能生活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中学教学工作经验提出如下几点对策:1.1稳步实施中学课程改革.切实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推行.而"回归生活"则是本次课改在基本理念变革上的最好体现它所针对的是以往课程在相当程度上的脱离生活甚至背离生活的倾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所反对的是脱离

3、,背离生活的道德规范教育,社会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应该说."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这也意味着.在以往的中,小学教育和课程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教育与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生活,遭到学生的厌恶.相对而言'新课程,按照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教材.在实施中普遍为学生所喜爱,他们开始对这门课有了兴趣.新课程,新教材的魅力何在?从根本上说也许就因为它是学生自己的,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之时,教师和学生应依托新教材,共同建构崭新的课程生活.如果我们把课程实施过程看作为一种生活的话.那么.这个生活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师生之间的

4、互动是这个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以"生活"为基点.也就是摒弃以往把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看成是相互对立的两极.或是以教师为主体,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二元对立思维.教育和课程(实施)作为一种生活,它既不是学生的单独生活.当然也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他们在这个生活中组成一个共同体,作为共同体的成员.他们在一起生成和推进教育课程的生活.实现经验的改造.在这个生活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他们在课程生活中承担的角色是不相同的在以往的课程生活中.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灌输知识,课堂管理的教头角色.学生则是一种被动被控的"从属"角色.教师经常成为"独裁之王".那么在新课

5、程中教师是不是又成了"无用之物"?回答是否定的在新课程中.教师对学生而言.居于何种角色地位呢?他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激活者.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学习生活中来.并且在与学生之间不断发生的互动,对话,交流,沟通中引导他们的学习活动,不断扩大,改造,推进他们的经验.促使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的自我建构.他是一名引领,激发和深化学生学习生活的人.他的角色应由"教书"转向"教人".他的日常教学行为不应专注于"备教材""讲教材".而应不断扩大,改造,推进他们的经验.促使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的自我建构.还要以对学生高度关怀的精神.去了解学生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发展现状.并且在和学生双向交

6、流中不断加深这种了解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支持学生的各种学习投入,促使他们心智的发展.1.2建立公正合理的德育制度体系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已是公认的事实,为改变学校德育的面貌.人们已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乃至德育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探索.可德育的付出与德育的绩效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落差.使德育成为学校教育中最令人困惑也最令人不安的方面要提高德育实效,现实的学校德育工作该从何处入手?本文认为:除继续推进德育课程改革.不断净化和美化德育环境之外.还要从外在的德育制度着手.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德育制度体系"任何一种德育.都要根据一定的德

7、育思想建立起一套实践体系.其核心就是德育制度没有制度体系保障的德育思想.是不会成为实际的教育行动的.因而没有制度化的现代德育思想.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德育实践."【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在德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是德育作用的对象.德育的最终成果要在学生身上来体现.所有的德育制度最终目的都是为培养学生的品德服务的.因此.德育制度制定过程中.学生应该有参与的权利特别是那些直接规范学生行为的制度.如学生守则,ia常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等.在德育制度制定时,教育者应提供解释.允许讨论,甚至可以要求学生一道参与制定,而且制定之后师生要共同遵守.这样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