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

ID:9784841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9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_第1页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_第2页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_第3页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_第4页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第3卷2007年7月第7期中国基础教育研究ResearchMagazineOfChineseBasicEducation,ro1.3No.72OO7从传统审美习惯看古诗文的结尾艺术朱笑雄上海金融学院附属东辉外国语高级中学上海200000很多人都还记得在电影《庐山恋》中,男女主人公大喊"祖国,我爱你"然后拥抱的镜头,认为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那个特殊的年代产物,其实这里不仅折射时代的烙印,还有中国传统审美习惯和抒情方式的体现.中国文化向来讲究含蓄内敛,"发乎情,而止乎礼"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反映在文学上讲究温柔敦厚,典雅深沉,所以文学欣赏就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何能寄旨深远,突破纸张与笔墨的局限,诗人们可谓各显神通.在平时的古诗文教学中,我发现古代诗文较少有直抒胸臆的,更多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这种功力尤其集中在诗文曲折委婉的结尾艺术上.1.借典故说话.用典是古诗文常见的表达技巧,一则为了言简意赅的需要,再则又可以将自己的感情推远一步,造成一种艺术之距离,三则更可以增加诗歌形象或意境的内涵和深度,有时还适宜于表达难言之隐.辛弃疾最善于用典,他的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更是典范之作.我们知道古"诗,多半是

3、借历史事实抒发自己的怀抱,辛弃疾就用以表达抗金北伐,统一祖国大业的愿望以及悲叹朝廷无能,不胜身世之慨.词的结尾尤其力透纸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报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难怪杨慎《词品》谓:"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再如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巧用李广的典故,借古讽今,委婉地指责唐统治者用人不当,慨叹缺乏良将,抒发爱国之情.李白向来恃才傲物,他的诗虽直抒胸臆较多,但也不乏以用典来结尾造成

4、言约义丰,深沉委婉之作,如《行路难》其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全诗情感迭变: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这个结尾表明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2.借"虚自"说话.宗白华认为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浮生

5、六记》)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虚白"正是中国诗词重要的美学特质之一.虚白不是无,不是空白,而是强调空白中的包容与内涵,故而"虚白"二字,充满灵动,内涵丰富.诗词要表达无限的,含而不张的作者情感,历来诗词作者都注重在表达中留有"虚白",使诗词具有多样的审美感受,借"虚白"说话包括两方面的做法:着意营造"虚白"情境.这样的诗,在语言之外,留下了可以任凭读者驰骋艺术想象的一大片空白.如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

6、无情恼.""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笑声是无意的,姑娘们消遣够了,就走了,留给"墙外行人"的只剩下懊恼和惆怅.读者在"艺术再创造"的心灵反应中去扩大诗的审美效应,这墙外的行人,不分明是诗人自己吗?诗人自作多情,因为墙里佳人是无意的,这多情无疑是多余的,无益的.从这一小小的"误解"中,又使我们触摸到了诗人的深深的幽怨!诗人的九曲回肠,就是在这清丽,婉约的词句中表达出来的;诗的意境,就是在这平妥之中开拓至深的.香草美人,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借以比喻君臣之遇合,已经司空见惯.屈原就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悲叹,张九龄

7、《感遇》的立意也是如此.在"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豁达背后,我们不是又隐隐地感到了诗人的失意和不平吗?化实为虚,扩大了诗词的内涵和寄寓.情感的最重要表达方式是交流,这应该是个互动双向的过程.书信可以在一来一往中思想内涵得到完备,但诗词不同,每首诗都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世界.比如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可以互为补充却并不彼此依附.所以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其实只是倾诉,本来呈现单向平面的不足,但诗人在结尾处的妙笔生花却能使情感倾诉更有张力.柳永的《八声甘州》下阕"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颐望,误几

8、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结尾寥寥数语却异峰突起,"想佳人妆楼颓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明明自己登高思归,偏说佳人也正在登楼遥望,甚至还有细节"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如此情感倾诉就突破了单向性,实现虚拟的互动,增加了情感的内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