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83143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9
《论古代文学作品中骷髅意象之嬗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古代文学作品中骷髅意象之嬗变论古代文学作品中骷髅意象之嬗变 骷髅一般指人死后干枯的骨骼,有时也指死人干枯的颅骨,又作髑髅。查找中国古代 庄子、张衡、曹植文中的骷髅,尽管因为时代社会和作者处境及创作心态的差异,其形象内涵有一定的区别,但整体而言,都静处于生的彼岸,无拘无束,在骷髅世界中至乐逍遥,体现的是庄子达观的生命态度和道的境界。 随着文人对日常生活和自身情感的关注,髑髅意象也由道家的哲学思辨日渐染上世俗的色彩。如晋代吕安《髑髅赋》:于是骷髅蠢如,精灵感应,若在若无,斐然见形,温色素肤,昔以无良,骷髅外表柔善,内心却是如此的忧伤、孤寂
2、:行逢皇干,来游此士,天夺我年,令我全肤消灭。白骨连翩,四支摧藏于草莽,孤魂悲悼乎黄泉。生则羽化,明则反昏,格于上下,何物不然?[2]诉说自己形体消灭和骨骸弃露、孤魂游离的不幸遭际,并指出这是自然万物不可逃避的宿命,表现出强烈的感伤格调。此髑髅痛苦悲伤,哀感死亡,这是常人恋生畏死情结的生动再现,也是骷髅意象世俗化的开端。 二宗教视域下的骷髅意象 至唐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精神消费日益多样化、世俗化。文人附庸风雅,崇尚风流。另外,受时代感召,他们崇尚功名,满腔抱负,激情豪迈,而与之相伴的又常是怀才不遇、情爱受阻、生离死别等人生挫折及社
3、会巨变,因而极易产生人生如梦、为欢几何的消极心理,于是迫不及待地及时行乐,以声色自娱。与社会世俗化相应的是宗教的发展和传播。宗教大多推崇清静寡欲。如道教中有叹骷髅的科仪,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倡导骷髅观,欲要心不乱,般般都打断。子午卯酉时,须作骼骼观。[5]以骷髅唤醒、点化教徒。受其影响,全真教徒诗文多吟咏骷髅,如谭处端《骷髅歌》:骷髅骷髅颜貌丑,只为生前恋花酒。巧笑轻肥取意欢,血肉肌肤渐衰朽。渐衰朽,尚贪求,贪财漏罐不成收。爱欲无涯身有限,至令今日作骷髅。作骷髅,尔听取,七宝人身非易做。须明性命似悬丝,等闲莫逐人情去。故将模样画呈伊,看伊今日悟不
4、悟。[6]以骷髅之衰朽警戒世人去除贪欲,远离名利声色。佛教中有空幻观。空,意为空无、空虚,即任何事物都虚幻不实,自然万物包括人的生老病死都只是暂时的因缘和合,最终归于寂灭。所有世人不过是带肉的骷髅,人们迷恋的美色情爱、富贵荣华也都如过眼云烟。为了破除世人的执着、痴迷,佛教经典常用骷髅劝戒,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附《吕祖师降三十二次偈》中有娇女原是粉骷髅,暮乐朝欢总不愁。一旦无常归冥路,夜台难逞旧风流。[7]《湖州吴山端禅师语录》卷下有《咏骷髅》:旷劫不能逃,轮回多出没。只为世间情,无缘生慧日。晨昏多不省,运用如胶漆。只这示诸人,非空亦非实。[
5、7]其意无非是说浮生易度,幻质非坚,娇俏红颜,终作白骨,万般恩爱转眼成空,色身乃一切痛苦之源,劝戒世人要逃出迷津,裂开爱网,抛却色身,舍恶归善改往修来,以免沈沦。类似的还有很多,如《金刚经科仪宝卷》荒郊日落草风悲,试问骷髅你是谁。或是英雄豪杰汉,回头能有几人知。[7]叹世人有生必有死,纵然是英雄豪杰,临终也未免无常命尽,同归下土。春来秋去几时休,堪叹众生又白头。东廓郊中多古墓,北邙山下有骷髅。[7]浮生如梦似幻,执着于现有,只会徒生烦恼。由上可知,骷髅意象在宗教典籍中几近于浓缩的宗教义理,成为空和幻的代名词。 宗教空幻观影响到文人创作,便是
6、骷髅与死生、与美女相组合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黄庭坚的《骷髅赞》:黄沙枯髑髅,本是桃李面。而今不忍看,当时恨不见。业风相鼓转,巧色美倩盼。无师无眼禅,看便成一片。[8]世事变幻无常,朝为红颜,暮为骷髅,旨在劝导世人不可执着于表象,沉迷于情欲。诗的主旨及所用词语业风、禅眼,都表现出明显的宗教色彩。咏骷髅的诗词还有很多,如元代王哲《摸鱼儿叹骷髅》,吴文英《思佳客赋半面女骷髅》,今释澹归《沁园春题骷髅图》组诗七首,元人黄公望作《中吕醉中天》咏《李嵩髑髅纨扇》,明人李昱有诗题《髑髅挽车图》,明代诗人于达真的骷髅诗等等。最典型的大概要算元代吴镇的《题
7、骷髅图寄调沁园春》:漏泄元阳,爹娘搬贩,至今未休。百种乡音,千般扭扮,一生人我,几许机谋,有限光阴,无穷活计,汲汲忙忙作马牛。何时了,觉来枕上,试听更筹。古今多少风流,想蝇利蜗名,谁到头!看昨日他非,今朝我是,三回拜相,两度封侯,采菊篱边,种瓜圃内,都只到芒山一土丘。惺惺汉,皮囊扯破,便是骷髅。且于词后又题《骷髅偈》:身外求身,梦中索梦。不是骷髅,却是骨董。万里神归,一点春动。依旧活来,拽开鼻孔。人们忙忙碌碌、费尽心机争权夺利不过为了一个骷髅身。不仅荣华权势,甚至最受文人崇仰的采菊篱边,种瓜圃内的名节情操也都为空。吴镇号梅花道人,禀性孤耿,终
8、生不仕,结交者多为和尚、道士和隐逸文人。元末社会动乱不安,阶级和民族矛盾异常激化,更让他感觉人世之虚幻。因此,此词所表现的大彻大悟实际上隐含了他人生的无限苦痛,那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