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确实充分

论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确实充分

ID:9780743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8

论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确实充分_第1页
论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确实充分_第2页
论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确实充分_第3页
论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确实充分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确实充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贿赂犯罪案件证据的确实充分贿赂犯罪是典型的传统型犯罪,权钱交易为这一犯罪的本质特征,它主要包括行贿罪、受贿罪及其介绍贿赂罪。贿赂犯罪在主体方面既有单位犯罪,又有自然人犯罪,其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公私财物的关系。因此,这种犯罪为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但是由于这种犯罪具有属性因素,它不仅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而且有些地方、有些行业、有些部门诱发贿赂犯罪的因素还比较集中,有滋生、蔓延的趋势。究其原因,贿赂犯罪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以及受贿人高智商手段的掩盖和伪装,使查处此类案件难度增大,且证据主要依靠行贿人的证言和受贿人的供述,极易受翻证翻供的影响而难以定

2、案。因此贿赂案件对证据确实充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常因认识不同而出现差异。根据我国刑诉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据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性的一切事实。的确,证据是揭露犯罪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刑事证据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刑事证据在不同的犯罪案件中所体现的特性也是有所不同的,它具有与犯罪案件的性质不可分的逻辑性特性。就贿赂犯罪而言,贿赂物是贿赂案件中的核心证据,而要使贿赂物能作为直接的、直感的证据得以证实,恐怕并非易事,而必须要通过对其他属于刑事证据范围的证据进行应用,才能使揭露贿赂犯罪的证据形成其独有的个性证据体系。笔者以为,要形

3、成贿赂犯罪中的证据体系,必须要从这一犯罪的特性出发来梳理出这样一个证据锁链。众所周知,刑事证据的特性主要反映于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证据的证明力。就是对案件事实有着证明作用的程度之力;二是证据的能力,即证据资料在法律上允许其作为证据的资格。且这两个方面是刑事证据适用的基点,同时,对于证据的类别也是一个把握衡量的标准。刑事证据的分类通常分为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这些证据内容在贿赂犯罪中均是存在的。但较为突出和需要甄别清楚的,体现在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个方面,因为案件主要事实与证据是一种证明关系,而这种证明关系是

4、由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来作为联接内容的。从刑事诉讼的理论上来讲,凡是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被称为直接证据,而不能单独直接证明,需要和其他的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称为间接证据。那么,在贿赂犯罪案件中怎样有效地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进行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建立贿赂犯罪中刑事证据体系的关键所在。无论是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它们均包含着言词和实物、有罪与无罪的证据,而在贿赂犯罪中比较突出的是一对一的证据处境,则需要我们在对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的应用上把握着一个要点,即以证据的真实性为主要点。刑诉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内容,是解决司法实践中难以

5、把握证据的依据,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应用推定原则的依据。为此,在贿赂犯罪的证据体系上应设计既科学,又符合实际的逻辑结构。即重在直接证据__结合间接证据__用好推定原则__实行综合思维的质证。在处理受贿案件时,首先对能够直接证实贿赂犯罪的直接证据,无论是贿赂双方的口供,还是有关的实物证据进行重点论证;其次,对能够通过证据之间相互作用才能证实贿赂犯罪的间接证据,无论是传来证据,还是再生证据,进行有机的结合。再次,对能够通过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充分证实行为人实施贿赂犯罪的,无论是犯罪嫌疑人有罪的口供还是无罪的口供,进行严密的推定。最后对能够证实贿赂犯罪的全部证据,无论是有罪、

6、无罪证据还是直接、间接证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质证。以便充分发挥证据的全部潜能作用,体现证据的有效性和证明力,形成证据的完整体系。正确把握证据体系的特点在贿赂案件中,由于贿赂案件证据的特点,在直接证据的收集中难度颇大,因而不易获取。但如果把所有收集到的间接证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把从不同测面分析证明与案件有关的各个局部或个别情节的多个间接证据串联起来,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印证、相互作用,环环相扣,节节相联,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这样就可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事实上,在一些复杂的贿赂案件中,往往是那些看似琐碎极易忽略的片言只语,然而却能起到证据间的联接作用,从而形成

7、强有力的证据体系,是对付贿赂犯罪嫌疑人不供、谎供、翻供的有力武器。此外,个证虽然在司法实践中常使侦查人员感到棘手,尤其在贿赂犯罪案件中的可靠性确实存在相当的难度。但是只要重视和应用好个证的价值,并且充分发挥个证的作用,往往是证实和揭露贿赂犯罪行为人作恶犯科的关键。在贿赂案件中,根据以往的侦查实践,笔者认为,对间接证据的把握至关重要。譬如,再生证据就是必要一类证据,在贿赂犯罪中,由于犯罪嫌疑人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因而必然会针对侦查活动进行干扰和破坏。这主要表现为订立攻守同盟,收买威胁证人,隐藏销毁罪证等方式方法,而这些反侦查活动必然会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下痕迹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