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

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

ID:9767497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8

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_第1页
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_第2页
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_第3页
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_第4页
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论儒家历史哲学的演进 摘要:儒学在形成之初,就诞生了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孔子、孟子、董仲舒、二程、王夫之等建构了传统儒家的历史哲学。到了近代,由于社会的变迁以及西方现代研究方法的引入,儒家历史哲学出现了转型。其结果,儒家历史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体系更为完备。这对于中西历史哲学的互鉴。对于中国哲学整体体系.L.的建构,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历史哲学;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B222 把历史学作为格物致知求理的一条途径。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审视去寻求支配天下万物的理;他们将道德价值置于一切人类价值之上,把一切历史活动都以道义标准进行重新考察,目的就是要通

2、过对中国.L.历史的再解释以说明伦理价值的普遍性、绝对性和至上性。二程历史哲学所阐释的内容几乎涉及历史理论体系的全部基本范畴,它包括历史与历史学的基本含义,作为历史活动中心的历史人物,历史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推进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等等,展现出了一种成熟的历史哲学理论所具有的完整性。  二程认为,历史学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适宜于儒者从事格物致知以探寻终极性真理的一门学问。他们指出,对历史活动的反思,实际上是以儒家伦理本位主义思想为指导,得到对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绝对的道德价值的深切体认。同时,历史的演进存在着一个循环的模式,导致这种循环变化的终极原因归结为受天理支配的神秘的阴阳五行之气运。融摄伦理意

3、蕴的最高形上本体一天理,即是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终极动因。二程从存在于历史之先、历史之外的永恒、绝对、至善的天理的高度来审视人类历史。以天理为最高原则去裁定人类历史,历史的意义决不在历史发展过程本身,而是天理的显隐。其把历史划分为天理流行的三代和人欲横流的后世两大时期,强调了先王三代之治是符合天理的完善社会,而秦汉以下的后世则由于人欲的无限膨胀吞噬了人心中的主观道德精神,造成社会积弊丛生,混乱之世不绝于史。显然,在二程看来,天理是产生世界万事万物的总根源,是支配万事万物的终极存在。因而,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必须受天理的支配,遵循天理的准则。  明末清初之际。王夫之成为中国近代以前儒家哲学思想的集

4、大成者。在历史哲学方面,他提出了许多超越前人的新的见解。王夫之借天人关系这一传统命题,以人作为具体研究中心,以人作为其体系的出发点,从探究人的本质开始,进而研究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规律及动力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而建立了其独特的历史哲学。他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人,又是社会的人。由于人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人的活动也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进而研究人类的历史时也必须破除传统的封建迷信观念。王夫之极力反对佛老的历史虚无主义,反对宋明理学家们的三代以后人欲横流的历史倒退论,而主张历史进化论。他认为,历史是发展的过程,后来胜于往古,上古时代并不是理想的境界,秦汉以后的情况事实上比夏商周三代更好一些。

5、王夫之承认历史在发展进化,同时指出历史并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不断地从乱到治、从治到乱的运动变化,一治一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治乱相互交替循环本身,并非简单重复,而是前进,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发展。历史发展有常、有变,有离、有绝,也有相因、相续,既有相因的连续性,又有相绝的间断性,二者的统一就是治乱统一。他以一治一乱论反对邹衍五德终始论和董仲舒三正三统论,否定把历史只看成因而续之的形而上学观点。  王夫之如同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一样,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以探究社会治乱为历史哲学的中心课题。王夫之把历史发展的现实过程称作势,认为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种客观必然趋势。它是现实的,又是必然的;而发展趋势

6、中所包含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必然性,王夫之称之为理。势中有理,理势相依;理不离势,势不离理。王夫之指出,理是事物固有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规律只在事物之中而不在事物之外,所以,社会历史发展的固有规律也就寓于发展的过程,理与势必合为一。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制度的变革,无不受到理势所制约。  应该说,中国近代以前的儒家历史哲学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建构出了儒家历史哲学完备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儒家学者们创造了百世可知的历史可知论。一治一乱的历史发展观,明分止争的社会起源论,以及圣人史观与道法先王等历史学说,同时,也暴露出历史循环论、英雄史观等诸多不足。而这些也正是儒家历史哲学在近现代转

7、型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    二、儒家历史哲学在近代的转型    19世纪末,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转型。传统的儒家历史哲学由于时代的改变,许多思想也有些不合时宜。在近代儒家的努力下,其自身进行了深刻地转型。首先,近代儒家在考察社会问题时表现出比传统儒家更为广阔的视野。传统儒家历史哲学一般表现为只对中国问题的考察,如孔子、董仲舒等考察的是夏、商、周。而近代以梁启超为首的儒家把人类社会的进化程序划分为多君为政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