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的论文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的论文

ID:9760025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8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的论文_第1页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的论文_第2页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的论文_第3页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的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剂型新技术在中药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的论文【关键词】中药;外治法;透皮给药系统外治法是中医药的传统特色和优势,几千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现代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drugdeliverysystem,tdds)或称经皮治疗系统(transdermaltherapeuticsystem,tts),是指药物在经皮肤给药后,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该类制剂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的破坏,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时间,维持恒定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近年来,随着制剂技术的发

2、展和药用新辅料的应用,研制开发了许多经皮给药新剂型,较传统剂型有显著优点。笔者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论述。1中药透皮给药新剂型1.1涂膜剂涂膜剂系指用有机溶剂溶解成膜材料及药物而制成的外用剂型。涂于患处时,溶剂挥发后形成薄膜以保护创面,同时逐渐释放所含药物起治疗作用。涂膜剂制备工艺简单,在使用时亦有诸多优点。吴氏等[1]以雄黄、冰片为主要成分制成雄冰涂膜剂治疗隐翅虫皮炎,药物可缓慢释放,作用持久。另外,中药涂膜剂可快速起效。张氏等[2]运用藏药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治疗骨科疾病及软组织损伤,止痛发生时间在5~20min,止痛时间较长,并且安

3、全、有效、稳定,患者适应性好。.1.2喷雾剂  与传统中药剂型相比,中药喷雾剂有独特的优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分散均匀,吸收速度快,药性稳定,剂量和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梁氏等[3]用叩刺梅花针加外擦由中药丹参等中药浸泡而成的万丝林喷雾剂治疗88例瘀血阻络型斑秃,同时与单纯使用叩刺梅花针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有效率为81.2%。研究表明,将喷雾剂与其他中医技术联用,显著提高疗效。  1.3凝胶剂凝胶剂能较长时间与作用部位紧密粘附,有较好的生物粘附性,制法简单、使用舒适。由于凝胶吸水溶胀后所形成

4、的水化凝胶层对药物有一定的控制释放作用,现已广泛用于缓释、控释系统。    蔡氏[4]研制成乳剂型凝胶基质并研究其机理,发现蓖麻油作为油相,在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作用下与水形成o/e)脂质体可通过与角质层湿化和水合作用、融合作用、穿透作用以及能经皮脂腺、汗腺甚至毛囊直接进入皮肤下层,达到透皮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疗效[8-11]。脂质体用作皮肤给药的载体具有以下优点:①与皮肤角质层脂质有高度的相似性,能增强药物进入角质层或表皮的类脂内,增加药物在皮肤的滞留量和滞留时间;②其皮肤靶向作用使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量减少,降低药物因全身吸收引起的不良反应

5、;③提高药物稳定性;④无毒、可生物降解,应用安全无刺激。  陆氏[12]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脂质传递体进行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比较不同给药形式和给药体积对丹参酮经皮渗透的影响。结果,脂质传递体12h累积透过量高,皮肤滞留量最小,普通脂质体12h内接收介质中未检测到药物,水醇混悬液仅在给药8h后检测到少量药物,随脂质传递体给药体积增大,12h皮肤累积透过量提高,透皮速率增加,皮肤滞留量增加。说明脂质传递体可以促进丹参酮经皮转运。亦有人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马钱子碱脂质体,制品平均粒径(150±25)nm、包封率61%、载药量6%。体外透皮试验表明,

6、与乳膏相比,制品透皮速率较慢,皮肤层中药物贮存量较高[13]。目前研究表明,脂质体仍然存在包封率小、磷脂易氧化而不稳定等缺点。  2.2环糊精包合技术(cyclodextrin,cd)β-cd呈闭合筒状结构,是内部具疏水性、外部具亲水性的大分子物质。药物分子经其包合后,可增加溶解度和溶解速率,提高稳定性,降低刺激性及毒副作用,具有促进皮肤渗透的作用,可进一步促进药物的释放。因此,广泛应用于药物透皮吸收制剂。狄氏等[14]采用小鼠离体皮肤渗透扩散试验,比较麝香酮(muscone)在β-cd、hp-β-cd分子包合物中以及脂质体载体中的透皮扩散特征

7、。结果麝香酮hp-β-cd分子包合物以及脂质体化后的经皮渗透速率明显大于麝香酮,β-cd包合物则较低。说明麝香酮经hp-β-cd包合或脂质体化后能够促进其经皮渗透。并有实验证明挥发油β-cd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解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未包合挥发油[15]。  2.3微乳(microemulsion)微乳与透皮载药脂质体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热力学稳定体系;②粒径为10~100nm;③能自发形成。微乳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特性,其促渗作用的特点为:增溶及提高渗透浓度梯度;增加角质层脂质双层流动性;破坏角质层水性通道;可经毛囊透皮吸收。

8、目前,微乳作为透皮给药制剂的载体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宋氏等[16]研制马钱子碱微乳并考察对离体小鼠的透皮能力,结果马钱子碱微乳促进了马钱子碱的透皮吸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