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

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

ID:9753164

大小:7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7

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_第1页
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_第2页
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_第3页
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_第4页
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艺生态与文艺理论的非经典转向【内容提要】中国文艺学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在文艺生态危机的现实中显现出的经典文艺理论的局限性。文艺生态危机来自当代文化全球化,然而从文艺观念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个当代问题实际上是文艺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果。古典艺术精神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文艺活动多样性的压抑。从古典艺术精神中衍生出来的经典文艺理论以研究对象的文本中心倾向和理论的普适性为基本特征,因而遮蔽了对文艺生态多样性的认识。当代的文艺生态问题对文艺理论研究提出了与经典的文艺理论不同甚至相冲突的视野和经验要求。文艺理论研究需要从经典的、普适性的理论观念到非经典的多样性理论观念的转变。【关键词】

2、文艺生态经典文艺理论普适性多样性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艺学界所争论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文艺理论的西方背景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乃至形成了关于中国文艺理论“失语”的焦虑。  但如果对经典的文艺理论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文艺学这种经典人文学术范式本身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和遮蔽性。如果说西方的经典人文学术传统中产生的文艺理论在研究中国文化问题时会产生偏颇和遮蔽,其实它在研究西方文化时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可能并非仅仅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其实更应当对具有西方经典人文学术特征的文艺学根本观念进行反省。  经典人文学术的局限性来自古希腊的学术传统。人文学术,或

3、者说古希腊意义上的哲学,一个最根本的观念就是认为在自己之外存在着客观的知识对象,知识就是把这个客观的存在物映照在自己的头脑中。即使是被批评为“唯心主义”的柏拉图,同样假定了作为真正知识的“理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对象,获得这种真知识的途径仍然是对客观事物自身特征的区分和把握。这种知识观念影响下形成的经典人文学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认识的对象规定为客观的、固化的、自身包含着意义(特性)的存在物。这种认识对象其实就是可供认识主体解读的有意义的文本。这种学术传统中的学术研究,归根到底都是解读、阐释和评价文本的活动。尽管人文学术在不断更新,研究对象在不断变化,但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观念至少在中国的文

4、艺学界似乎并没有动摇。  然而,把文艺学研究的对象限制为客观、独立存在的文学文本,实际上意味着把文本背后、使文本得以产生和更新的生态条件忽略了。仅仅通过文本研究而认识的文学和文学史只是已经过去和固化了的文化化石;在文学文本背后鲜活生动地延续、发展着的文艺生态环境和文化过程才是活的文学和活的历史。  从西方经典人文学术传统中发展起来的文学研究观念和文艺学学科,在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时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可能不是像“失语”说那样理解的阐释文本的语言困难,而是对文艺生态状况、对文学文本背后真实的文化活动过程的遮蔽。要打破这种学术研究中的遮蔽,就需要重新认识经典人文学术的局限性。简单地说,就是需

5、要从文本中心的研究观念中解脱出来,建立以文艺生态状况为中心的非经典的学术研究思路。  所谓“非经典”研究的意义并非简单地否定经典人文学术式的文学研究,而是要尝试使研究的视野从文本向文艺生态状况拓展,包括在研究对象、目的、范式和方法诸方面的拓展。通过这种拓展而打破经典文艺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和遮蔽性,形成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空间。    2    在经典文艺理论研究所关注的中国文学与西方理论的矛盾背后,当代文学活动面临的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即文学传统和文学观念的多样性正在趋于消失。当今世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正在造成不同族群、地域文化群落传统和认同感的消亡,在文学活动方面表现为文艺形态、趣味、价

6、值观念的趋向同质化。  这种文艺生态危机显然是一个典型的当代问题。然而从文艺观念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个当代问题实际上是文艺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果。  早在19世纪初期,歌德就提出了“世界文学”的观念:    ……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不过我们一方面这样重视外国文学,另一方面也不应拘守某一种特殊的文学,奉它为模范。我们不应该认为中国人或塞尔维亚人、卡尔德隆或尼伯龙根就可以作为模范。如果需要模范,我们就要经常回到古希腊人那里去找……①    这是一个很著名的观念,表现出歌德的宽广视

7、野和现代意识。歌德在谈话中提出了不同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可交流性,尤其是高度赞美了中国文学的道德和艺术价值,提出文学在现代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在不同民族文学相互交流和理解基础上的世界性。他的观点在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代中国学者谈论的“世界文学”观念多是从歌德这儿引申出来的。  然而值得研究的是,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在注意到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沟通的时候,并没有把这种交流沟通理解为不同文化并列的多样性和价值的多元性,而是认为在沟通的基础上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