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48968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7
《教育技术中主体越位问题的哲学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技术中主体越位问题的哲学反思教育技术中主体越位问题的哲学反思教育技术中主体越位问题的哲学反思教育技术中主体越位问题的哲学反思教育技术中主体越位问题的哲学反思 摘要: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其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推广一直很困难,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具理性”对于人的影响,造成的教育技术的实践主体的越位造成的。 关键词:教育技术实践;教育主体;技术的主体越位;教育技术 哲学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其主
2、要研究内容是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在中国,现代技术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工具进入教育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以现代技术的教育应用为研究方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更是各大师范院校的必开专业。然而,如火如荼的表象却掩盖不住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现在仍然有非常多的教师对于现代媒体的使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排斥,也有非常多的学习者对于利用现代媒体的学习表现出不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中的技术的“主体越位”造成的。 一、技术与教育 其实,技术与教育并不是近代才被关联到一起的。以广义技术的角
3、度来看,从人类开始有意识的传授自己的知识开始,技术便已经悄悄的介入了教育,并与教育相互依存到了今天。其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口传时代、手工书写时代、印刷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和数字时代。[1]”起初,人类的教育采用的是亲身示范的教育方式,传授知识的人以自身示范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可以将其称为一种‘身体技术’”[2],语言的出现丰富了教育的方式,亲身示范和口头讲授是那一时期的主要教育方式。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头脑中的知识得以被记录下来,文字既然成为了储存知识的重要载体,也自然而然的承担了其相应的教育任务,与其相配套的一些同时代的技术产品,如竹简等,也
4、自然成为了教育中常用到的“物件”。文字在帮助人类储存知识的同时,也对人类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原有的简单的“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所熟知的讲授式、辩论式等教学方式,便都是那个时代产生的。接下来的时代可以说是印刷术的时代,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存储提供了可能,印刷术的出现则使得人类知识的传播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必寻访名师便可以领略圣贤的风采,有识之士也可以足不出户便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到天下。伴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应的印刷材料的改进,知识的传播变得越来越方便
5、,这不仅推动了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催生了更多的教学方式。到了近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电影、幻灯等技术被引入到了教育领域,这时,知识的传播已经不仅限于交谈和文字,知识的呈现形式也变成了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知识的传播也变的更加快捷、方便,教育开始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远程教育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人所熟知的“教育技术”的产物。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教育话题之一,我们一直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变得越来越可能,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信息化的教材、信息化的教室等,都是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教育的变化与发展。通过梳理教育中技术的
6、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教育的技术可以说是随着教育的产生便产生的了,并且教育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的,教育为技术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支持,而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的了教育的进步。既然教育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如此的“亲密”,那为什么又会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呢。 二、教育与“两面”的技术 技术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人的主观愿望是技术产生的主要动因,“但是只有主观性的东西还不可能产生技术,从自然界对于人的生存的根本地位来看,作为人的活动的技术必然要受到客观性的东西的制约。”[3]因此,技术呈现出一种二重性的特点。一方面,技术是人的“创造”,其本身负载着人对于世界
7、的需求与愿望;但另一方面,技术的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产生、运行及其得到的结果都是自然的,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是无法通过人的主观意志改变的。技术的二重性的特点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技术总是“不完美”的。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了技术,但技术却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需要遵循其自身的存在规律。起初,由于技术还不够强大,人类还可以将技术看作是自己的附庸,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越来越强大,其存在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现代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发展历程得到印证。上世纪初,我国开始有学者尝试使用幻灯和电影作为教学的工具,其思想起源于美
8、国的视听教学运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晏阳初等人便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这一时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