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免疫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ID:9733379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5-07

免疫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_第1页
免疫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_第2页
免疫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_第3页
免疫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_第4页
免疫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免疫因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关键词】免疫因素;瘢痕;形成;作用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和瘢痕疙瘩(keloid,K)是临床常见两种瘢痕组织,两者的临床特征相互重叠,很难把它们明确地区分开,统称为病理性瘢痕。迄今为止病理性瘢痕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楚,愈来愈多的临床及实验证明免疫因素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增生性瘢痕,特别是瘢痕疙瘩被切除后迅速复发,并有继续增大的表现,这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十分相似,即机体暴露在某抗原下致敏产生免疫记忆,当再次与原抗原接触后就会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生迟发型超敏免疫反应。瘢痕疙瘩具有

2、持续增殖、浸润扩大的特征,但当将其切下后移植于无胸腺小鼠,则可见病灶逐渐缩小,说明瘢痕过度加速生长需要不断的免疫刺激。感染创面愈合后形成的瘢痕较为严重,而创伤早期的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和朗格罕细胞与感染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都反映出免疫因素对瘢痕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支持瘢痕形成的免疫学病因证据[1]还表现在瘢痕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周围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如IgG、IgA、IgM、IgE)沉积。局部免疫反应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免疫反应系统是伤口愈合中调节细胞外基质合成的主要因素,瘢痕疙瘩组织中有大量的白细胞浸润,组织中α趋化因子(CXC

3、)的含量增加,树突状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2)增加,表明细胞介导的MHC-Ⅱ类免疫应答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而细胞因子作为免疫递质参与瘢痕的形成过程,是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的重要中间媒介,这其中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干扰素(IFN)及白介素(IL)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们在创伤愈合及瘢痕形成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瘢痕形成与免疫  细胞参与创面愈合免疫反应的细胞有皮肤自身的郎格罕细胞(LangerhansCell)和肥大细胞(MastCell)以及创伤初期血液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

4、Cell)与淋巴细胞(Lymphocyte)。免疫细胞近年来研究表明[2]:表皮郎格罕细胞和真皮肥大细胞表面具有相同的IgE-Fc受体。瘢痕疙瘩可能与郎格罕细胞和肥大细胞关系密切。  1.1朗格罕细胞  (LangerhansCell)随着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表皮郎格罕细胞有了更新的认识,郎格罕细胞又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一类重要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s,APC),具有活化幼稚T淋巴细胞的功能,同时自身又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Kohn等[3]使用电

5、子显微镜发现正常表皮内27%的郎格罕细胞接近基底层,65%位于表皮中部,8%位于上部。郎格罕细胞是表皮细胞中惟一具有IgE-Fc受体、IgG-Fc受体、C3受体及Ia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它能介导混合表皮细胞-淋巴细胞培养反应(ME-CLR),诱导出杀伤性T细胞,并具有抗原呈递作用,具有吞噬细胞的功能,故被称为表皮巨噬细胞。表皮郎格罕细胞表面的IgE-Fc受体是一种多聚复合体,其肽链结构与嗜碱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的IgE-Fc受体相同,这提示:郎格罕细胞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1990年King等[4]报道在皮肤迟发变态反应早期即有郎格罕细胞的聚集。199

6、5年,Maurer等[5]报告表皮郎格罕细胞是皮肤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其表面具有IgE-Fc受体,当抗原与抗原呈递细胞的IgE-Fc受体接触后,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使T淋巴细胞发生抗原过敏、建立记忆,当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抗原呈递机制发挥作用,在抗原穿入的部位发生炎症反应,这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hypersens)。白介素-1(IL-1)是巨噬细胞分泌的多肽类细胞因子,郎格罕细胞也可产生,IL-1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能趋化角质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有报道[6]认为,应用IL-1后,成纤

7、维细胞合成弹力纤维的数量明显增加,在创伤组织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当作用过度时,则会导致瘢痕的过度增生。因此,郎格罕细胞在瘢痕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2肥大细胞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肥大细胞以脱颗粒方式分泌组胺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其颗粒中还含有TGF-β、TNF-α、bFGF、IL-1、IL-4等细胞因子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肥大细胞中的丝氨酸蛋白酶使成纤维细胞失去接触性抑制作用。Yamamoto等[7]研究证实,成纤维细胞的干细胞因子(SCF)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上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肥大细胞中的合成

8、和表达,后者又反过来增强成纤维细胞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