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ID:9726109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6

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_第1页
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_第2页
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_第3页
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_第4页
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构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摘要:信息技术课程的“指导性学习代写论文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考查与评价模式探讨等。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为教学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学习课题进行探究、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

2、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问题界定    指导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或学长)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学习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更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由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组织者、建议者和帮助者,并由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其理论假设是:每个人都有健康发展的自然趋向,有积极处理多方面生活的可能性,充满着真诚、信任、理解的人际关系会促

3、成健康发展和潜能的实现。其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信任他。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的、真诚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想法,自己引导个人的思想、情绪,自然地显示症结所在的情绪因素,并自己调整这种情绪的变化和决定变化的方向,从而改变相应的态度与行为。在此模式支撑下的学习具有四大要素:其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其二,学习是由学生自我发起的,即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也是

4、来自内部的,即是学生自发的;其三,学习是渗透性的,即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其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很清楚的某些方面。    二、“指导性学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总体思路    1.学习目标分析(行为目标)  (1)确定目的: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如提供必要的设备、资料、场地等。  (2)建立目标:建立座谈、交流日程安排表;确定交流步骤;确定或选取咨询对象;进行问题咨询,答问解疑;施行有梯队性

5、的结构化的谈话形式;进行信息收集;决定问题类型;提取出典型的代表性问题进行归类。  (3)提炼目标:去粗取精,进行有针对性、代表性的讲解。  (4)排列目标:抓关键目标。  (5)再次提炼目标:对目标进行再筛选,去伪存真。  (6)确定目标:找到适合当时对象的合理化的学习目标。这主要考虑到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是发展变化中的个体,教学这项年复一年的创造性的活动艺术,要求与时俱进。这样就要求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留有回旋余地,要留给教师一片创造的空间。    2.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模式的设计。

6、  (2)教学模式的评价与实施。  1)理论上,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2)实践上,注重操作过程及其制作结果的考查。  (3)有效课堂教学结构的建构框架: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五环教学法”(如图)。  说明:在分水平训练中,其主要依据是①学生;②教学内容本身。在分梯度练习中,主要考虑练习的基础性、发展性和提升性。在引进竞争机制当中,要充分贯穿“因材施教”的原则。  (4)教学侧重点:其一,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其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其三,重视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开放性;其四,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7、      三、考查与评价模式探讨    1.形成性评价的考查  (1)在课题设定阶段,考查学生设定课题的能力。  (2)在资料收集与调整阶段,考查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  (3)在课题探究阶段,考查学生的课题探究能力。  (4)在自我评价阶段,考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5)在总结交流阶段,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与表达能力。    2.终结性评价的考查(可答辩)  (1)内容上,考查课题设计的全面性与分析的正确性。  (2)方法上,考查方法运用的科学性与资料收集的多源性。  (3)界面与结构上,考查结构的规范性与

8、界面的合理性、交互性。  (4)构思上,考查是否具有独创性(创造性)。    3.具体操行评定法  (1)笔试+大作业。  (2)基础测试+提升测试;评语集考查+系统开发。    4.指标评定法  (1)学习目标方面。首先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学习的互补性。1)重视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其次是着眼于学习目标自身的根本性。1)选择的内容是以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