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722056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6
《简析严遵《老子指归》治国的哲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析严遵《老子指归》治国的哲学思想严遵《老子指归》治国的哲学思想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严遵《老子指归》治国的哲学思想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治国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的去努力调整各种关系,提倡圣人“无为而治”。严遵论证说: 尊天敬地,不敢忘先,修身正法,去己任人,审实定名,顺物和神。参伍左右,前后相连。随时循理,曲因其当。万物并作,归之自然。此治国之无为也。 故道德之所生,爱不能利也;天地之所成,为不能致也。唯无爱者能利之,唯无为者能遂之。是故,明王圣主,无欲无求,不创不作,摘要:严遵《老子指归》是全面阐释《老子》宗旨的重要著作,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治国思想。《
2、老子指归》借鉴和引申了老子的治国思想,阐述了无为而治而天下治的治国哲学,提出无为而治之物自治、不以智治国、以正治国重要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作用。 关键词:严遵老子指归治国思想时代价值 西汉中后期社会矛盾的急剧恶化、政局动荡、朝政腐败,虽然汉武帝提出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制约国策,但黄老道学在社会上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严遵是汉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所著《老子指归》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并流传至今的代表作,严遵通过《老子指归》表达自己对政局和现实的看法,在如何更好地治理社会、治理国家的理由上,严遵深刻地奉行了儒家礼义的危害,倡导君民一体,进而
3、“上下相保”的观点,和谐的君民关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严遵寄希望于“上下相保”才能维持国家长治久安,并以此提出了理想中的社会模式,其治国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作用。 一、《老子指归》的治国哲学策辨 (一)无为而治之物自治 面对社会政治的现实该怎么办?《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严遵依照老氏之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提倡“无为之为”,把自然界所遵循的自然无为的原则推广到人类社会,希望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不需要人为的去努力调整各种关系,提倡圣人“无为而治”。严遵论证说: 尊天敬地,不敢忘先,修身正法,去己任人,审实定名,顺物和神
4、。参伍左右,前后相连。随时循理,曲因其当。万物并作,归之自然。此治国之无为也。[《老子指归·出生入死篇》,第42页.] 故道德之所生,爱不能利也;天地之所成,为不能致也。唯无爱者能利之,唯无为者能遂之。是故,明王圣主,无欲无求,不创不作,无为无事,无载无章,反初归朴,海内自宁。[《老子指归·以正治国篇》,第63页.] 在他看来,自然界是自然无为的,人类社会的明王圣主在治理国家时,也应该遵循这种无为原则,体现这种无为精神,以无为来治理国家,让老百姓不受牵制,没有制约以自由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和谐完美。正是在这种自然哲学的理论基础上,严遵全面阐述了其自然无为的政治思想。 自
5、然无为,无为而治是严遵最理想的政治局面,“无为”主张也要求人民“无为”,人民原始自然的浑沌状态就是“无为”。他极力宣扬自然无为,要求人们返回到无君、虚君的太上至德之世。认为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切都纯朴自然,没有君臣之分,虽有君主也形同虚设,不会给人民造成任何干扰,这种理想的政治局面,实际上是主张愚民政策、是对一种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抗议。 (二)不以智治国则天下治 道家褒愚,并且主张愚民政策。道家所说的愚不是大愚,而是一种高于一切智慧的智慧,而是指保持自然质朴的本性,潜心探求大道,一切顺应自然,不用人为去破坏自然。不以智治国对学理、人生和治世都有重要作用。 严遵认为,国
6、君治民,要想“易治”而世道太平,就要废除智巧,使百姓恢复其天然本性。他论证说: 昔之帝王,经道德,纪神明,总清浊,领太和者,非以生知起事,开世导俗,务以明民也。将以涂民耳目,塞民之心,使民不得知,归之自然也。[《老子指归·善为道者篇》,第83页.] 宇内童蒙,无知无欲,无事无功,心如木土,志如死灰,不睹同异,不见吉凶,故民易治而世可平也。 不难看出,严遵的社会政治思想归根结底还是维护统治秩序服务的,也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的,这是时代的局限。严遵“涂民耳目,塞民之心”的目的,是不让“智巧”侵扰百姓单纯、质朴的心灵。乍看起来,似乎《老子》、《老子指归》都主张愚民政策,实则不然。他进
7、一步指出: 道德不生万物,而万物自生焉;天地不含君类,而君类自托焉;自然之物不求为王,而物自王焉。故天地亿万,而道王之;众阳赫赫,而天王之;阴气漻漻,而地王之;倮者穴处,而圣人王之;羽者翔虚,而神凤王之;毛者蹠实,而麒麟王之;鳞者水居,而神龙王之;介者泽处,而灵龟王之;百川并流,而江海王之。凡此九王,不为物主,而物自归焉;无有法式,而物自治焉;不为仁义,而物自附焉;不任知力,而物自畏焉。何故哉?体道合和,无以物为,而物自为之化。[《老子指归·江海篇》,第85-86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