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

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

ID:9721355

大小:6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5-06

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_第1页
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_第2页
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_第3页
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_第4页
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析清末民国时期广州金融风潮的应对清末民国时期的银与纸在广州人看来不是同一个概念。银主要是指广州人惯用的银毫和银两等现金,而纸则往往是指银行发行的各种钞票。正因如此,当时广州所发生的许多重大的金融事件,例如,银行的挤兑、财政的补贴、币制的改革等都是围绕着银与纸展开的,而通过税收、薪饷、公费等经济手段强行调节毫银和纸币的流通比例,加上适时采取强制性的或按照官商商定的比例封存纸币又成为广东地方政府和财政部门化解金融风潮、紧缩通货膨胀、稳定市场物价和维持金融秩序的重要的金融工具。  一、双毫救市,挽救垂危银行  宣统三年(1911)3月29日,广州黄花岗

2、起义爆发后清廷岌岌可危,大清帝国的纸币日渐不稳。粤省路权的收回更引发了不用官发纸币的新思维,持有大清银行纸币的商民纷纷涌向大清银行兑现,一天被挤兑的现金达数十万元。到了5月更是演变为金融风潮。同年春,票号义善源的倒闭导致大清帝国的另一家国家银行交通银行的50万元放款无法收回,引发了交通银行的信用危机,5月16日,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银元票被大量挤兑。为了挽救垂危的两大国家银行、平息金融风潮,粤督张鸣岐一方面电商度支部截留洋债款10万元援粤,并由大清银行总行分别电告各地分行准备接济粤省;另一方面下令造币厂加工加点赶铸双毫以陆续收回所发纸币。使大清和交通两

3、大银行的金融风潮得以平息。  双毫只是当时广州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2角银币。小币救大行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但粤省向用毫洋制,为国内币制之畸形者,尽管是畸形,但市面乐于行使,双毫乃由辅币地位一变为主币,一切商场支付交收悉以双毫5枚合一元作为单位,毫银史可以说即是金融史,故叙述广东金融历史,不能不详述毫银之演变过程。毫银成为广东历届政府化解金融风潮的有效工具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焚纸二成,政府挪凑倶穷  民国初年广州政治动荡,财政支绌,纸币泛滥,币值猛跌导致金融风潮频发。民国2年(1913)底,广州面上的纸币币值跌至五八折。广东地方当局即电请中央

4、接济,并寄望于中央财政监理官到粤后能促成中央新纸币的发行以更换旧纸币,以平息金融风潮。无奈监理官抵穗后却一筹莫展,广东当局只能开展自救。  (一)政府开源难节流  1.赶铸银毫兑换纸币。根据金库长现在库款告竭纸币日低,亟须加铸银毫以备需要的呈报,省长下令造币厂将库存的银砖和银条等全数拔出赶铸毫银。从是年的12月21日至31日,造币厂共铸造双毫468.6万枚,共计93.72万元。存放于广东官银钱局兑换纸币,藉以提高纸币价格。然而,93.72万现银相对于庞大的广州市场而言却只是杯水车薪,难以救市。  2.开设钱店抬高币值。接着有人提议由政府开设钱店,每

5、月由政府提出二万元用于对回笼纸币的贴水以抬高纸币价格,使纸币逐日高回两点。但在政款支拙,挪凑俱穷的财政状况下,此法只能议议而已。  3.非裁兵无以救眉急。鉴于当时省中各机关锐行减政,公牍已虑积压,已省无可省,且枝枝节节,即极力樽节,所得几何,再四思维,非裁兵无以救眉急。岂料裁兵救市的动议一出即遭到粤督龙济光的极力反对:以地方治乱为衡,今既各地告警,军队且不敷分派。裁军之议也就不了了之。  (二)息借自筹难办行  1.息借款项筹办银行。广东地方当局最后决定息借款项,筹办银行,发行新币,收回滥币。首议向商民借款,但政界已失信于民,难以成议。继议商借外款

6、,先向汇丰银行商借现银500万元,但政府没有切实的抵押品作担保磋商不成。再向英商磋借款1000万,并于民国3年(1914)1月草签了借款合约。无奈该英商实为国际掮客,在海外既无声誉也无魄力。加上当时欧洲正爆发金融危机,募集资金根本无从谈起,此项借款又告吉。  2.自筹银行成为泡影。民国3年(1914)2月中旬,广东决定自筹资金开办地方银行,并成立了由广州的政商绅报业等各界共20名代表组成的维持纸币委员会。决定将部分公产通过抵押或变卖后所得资金,加上提高消费品税率和增加部分项目的税收所增收的税金作为自筹银行的资本金,待地方银行开业后以纸币归还。当时拨

7、给维持纸币委员会变卖的公产价值为1400余万元。但一连数天的拍卖也不过数十万的收入,连维持会的日常费用都无法维持。5月中旬,维持纸币委员会成员全体辞职,组建地方银行顿成泡影。而此时广州面上的纸币币值已跌至四折以下,广东财政陷入极度恐慌之中。  (三)商民罢工又焚纸币  1.商民罢工官吏求薪。民国3年(1914)1月上旬,广州有商行提出奉谕纸币作七五算后即遭到官方的反对,粤都督和省长会御布告嗣后各商场一切买卖交易,务将纸币抬高价格,以期十足行用为止,倘敢籍口七五,即是有意取巧低折渔利,定当严行究治,决不姑宽。2月中旬,官方再次布告:限三日后均应以纸币

8、为本位十足通用,其不及五毫者,用毫银不得再分纸银两价,倘有拒绝纸币及任意抵折者,则是有意破坏大局,与乱党行为无异。2月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