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

简谈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

ID:9708053

大小:6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5-05

简谈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_第1页
简谈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_第2页
简谈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_第3页
简谈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_第4页
简谈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简谈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服饰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912年10月颁布的《服制》规定的正式的男女礼服形制规定:“男子礼服分为两种:大礼服和常礼服。大礼服即西方的礼服,有昼晚之分。昼服用长与膝齐,前对襟,后下端开衩,用黑色,穿黑色长过踝的靴。晚礼服似西式的燕尾服,而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穿大礼服要戴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晚礼服可穿露出袜子的矮筒靴。常礼服两种:一种摘要:从清末到民国,在动荡而复杂的

2、政治、文化环境之下,属于物质文化的服饰在社会心理转型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清末在“求变图存”和“排满”的社会心理下,学界和革命党率先发起服饰改革,并取得了巨大的影响。民国建立后,政府主导了“西化”倾向的服饰改革,革除了传统“衣冠之治”,服饰成为民众的个性选择。崇洋与实用心理的碰清末到民国的服饰改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撞和结合,出现了中山装和海式旗袍等中西杂糅服饰典范。同时,传统旧式服饰仍有很大存活空间,表现出社会传统、保守的一面。服饰的变革与社会心理的变化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服饰变革的内容反映了社会的心理,而社会心理的变

3、化也对服饰变革起推动作用。  关键词:清末;民国;服饰变革;社会心理  :A  服饰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最初只是为了实现遮体、避寒的功能,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用衣冠来“昭名分,辨等威”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和继承,“衣冠之治”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一大特色。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文化风俗现象,也是社会心理的重要表达方式。社会心理是指渗透在人们社会行为中的心理因素和精神表现,它是社会意识的一个方面,任何社会都具有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定势。明末到民国是中国服饰的大变革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心理的转型时期,二者互为表里,相互推动

4、,展现了近代中国纷呈复杂的社会变迁历程。  一  中国古代“衣冠之治”的传统悠久,既表现了古人重视仪容的方面,也有试图用服饰来区分尊卑贵贱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进而扩展到依据服饰的不同来区分“华人”和“夷人”,“披发左衽”表现了华夏对“夷狄”的蔑视,于是形成了“华夷之辨”、“夷夏大防”等保守的社会心理。可以说,传统的汉民族服饰承载了强烈的政治意识、民族主义排外心理。  1.清末“求变图存”社会心理下的服饰变革。  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欧美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人服饰及其承载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随着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剧,在社会新知识阶

5、层“求变图存”的社会心理下,服饰变革的诉求开始变得急切起来。此时,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不缠足会”,宣扬男女平等的思想。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指出:“女子何罪,而自童幼,加以刖刑,终身痛楚,一成不变,此真万国所无,而尤为圣王所不容者也”,希望光绪帝“下明诏,严禁妇女裹足。其已裹者,一律宽解。若有违抗,其夫若子有官不得受封,无官者其夫亦科以锾罚。其十二岁以下,若有裹足者,重罚其父母”[1](P.305)。同时将断发易服与强族强国联系起来,在《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

6、,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1](P.374),请求“放足、断发、易服”,可谓掀起了清末服饰变革之最强音。但是,站在维护满清腐朽统治基础上的保守派对于维新派的“放足、断发、易服”主张当然要极力反对,但是中国社会的服饰变革并没有因为政治保守势力的阻碍而停滞。  1903年初,《大公报》曾刊文向国人疾呼:“今值此二十世纪,吾国眼帘初启,光明一线之时代,吾邃欲为四万万同胞当头振一警钟,曰:必剪尔辫,易尔服!”[2]各类新知识群体从民族危亡,必须图变这一理念出发,从思想观念上积极倡导民众进行服饰革新,还以具体的行动为普通民众垂范,学界服饰的率先

7、西化即是代表。其间,军队制服样式的转变也成为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交战的核心理由,为了使军事训练适应现代战争热兵器时代的需求,辫子军终久不符合时代的潮流。1905年,清军参照西洋和日本的军服,改革军装。改革后的军服窄小贴体,与传统宽衣大袖相比,突出军装的威严、端庄、简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1910年10月3日资政院召开的第一届常会上,议员罗杰提出了《剪辫易服与世大同》的议案,周震麟也提出《剪除辫发改良礼服》的议案,资政院于是提出“两案之主旨,皆以中国辫装妨碍运动,朝廷整军经武,非剪除辫发,改制冠服,不足以灿新天下之耳目,改除骄奢之习惯”[4],得

8、到大多数议员赞同获得通过,此后全国掀起剪辫热潮。同时,缠足对女性的束缚也渐次放开,“天然足”一时成为时尚,以致《海上竹枝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