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运用卦象理论治疗鼓胀病探析

朱丹溪运用卦象理论治疗鼓胀病探析

ID:9680990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朱丹溪运用卦象理论治疗鼓胀病探析_第1页
朱丹溪运用卦象理论治疗鼓胀病探析_第2页
朱丹溪运用卦象理论治疗鼓胀病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朱丹溪运用卦象理论治疗鼓胀病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朱丹溪运用卦象理论治疗鼓胀病探析  摘要:朱丹溪所著《鼓胀论》把《易经》卦象理论与《内经》脏象、气血津液学说相结合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体中“阴升阳降”的阴阳气化论与“鼓胀病病机、治法重在脾脏”两大理论。他的这一宝贵的治疗鼓胀病的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继承发扬。  关键词:朱丹溪;泰卦;否卦;鼓胀病   Abstract:ThispaperexpoundstainargumentsinZHUDan-xi’sGuzhanglun(OnTympanites),inerged

2、thetrigramandhexagramimagestheoryconcEivedintheYijingageandbloodtheoryexplicatedintheYelloperor’sClassicofInternalMedicineandraisedthetheoryofYinandYang’sgasificationinhumanbodyandcontendedthat“thepathologyoftympanitesismainlylocatedatspleenandthusth

3、etreatmentshouldbefocusedonthespleen”.Zhu’svaluablemedicaltheoryandclinicalexperienceontreatingtympanitesisofmuchimportantclinicalsignificance,andshouldbecarriedonanddeveloped.  KeyTai;HexagramPi;tympanites    朱丹溪,原名朱震亨,字彦修,浙江金华义乌赤岸镇人,元代著名医家。他不仅是一位杰出

4、的医学家,也是在我国医学史上《医》《易》结合卓有成效的杰出代表。他在《周易》中太极、阴阳、卦象理论启示下,深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治法与养生等,不仅创有“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等著名医学理论,而且对临床各科疑难病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方药提出了独特见解,鼓胀病即其中之一,并著有《鼓胀论》[1]。下面对朱氏鼓胀理论作一分析,以供科研与临床工作者参考。    一、以“泰卦”之理创“阴升阳降”的气化论,为阐明鼓胀病的病机与治法确立理论基础    “泰”指泰卦,乾下坤上,《周易本义》说:“泰,通也,为

5、卦天地交而二气通,故为泰。”[2]泰卦为乾坤阴阳交通之象,天地相交,阴阳相合则万物资生,万物资茂则天地安和,故曰泰。乾为阳,坤为阴,乾下坤上,则阳位于下而阴位于上,刚好与人体之中心肺(阳)居上,肝肾(阴)居下相反,何有交泰之理?但是人每天都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理何在?丹溪认为人身阴阳上下交泰,中间必定有乾、坤双重功能的脏器转输才能达到,因为乾卦其性纯阳而刚健,乃天元之始,万物之父;坤卦为阴,坤道厚载,纯阴浑厚,与乾阳刚健之气相交,就能气化道开,品物咸章。他在文中说“脾具有坤静之德,而(又)有

6、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为无病之人。”[1]因为脾属土,主运化水谷,生化气血,载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又位于中,为人身上下气机升降之枢纽,只有经脾的转输才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成天地交泰之象,而为无病之人,由此得出著名的“阴升阳降论”,人体当中的水液代谢及气血阴阳都是如此。肝肾之阴精不升则水不制火而心火亢旺,肺脏枯竭;肺气不宣发下降,则气机不畅、血液不行、而气血瘀滞;心火不下移,则肾水必过寒而凝滞,百病生矣。因此维持人体生理现象,不可忽视“阴升阳降”之气化

7、功能。元代以前诸位医家侧重于“阳升阴降”而忽视了“阴升阳降”,丹溪这一观点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内经》阴阳升降气化理论,这是他把《易经》泰卦之理引入医学,《医》《易》相结合的学术成就。  二、以“否卦”之理,立“鼓胀病病机、治法重在脾脏”论    否卦为坤下乾上,闭塞之意,天地不交之象,常序失而万物不利,事物逐渐由盛至衰而败。丹溪认为:“今也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不节,房劳致虚,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胃虽受谷,不能运化,故阳自升阴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于斯时也,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气化浊

8、,血瘀郁而为热。热留而久,气化成湿,湿热相生,成胀满,经曰鼓胀是也。”[1]这里明确提出鼓胀病的病因病机是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脾阴受伤,脾气虚弱,脾失运化,心肺之阳气不降,肝肾之阴精不升,导致阴阳气化失司,清浊不分,水湿停滞,污浊瘀血内生,郁而化热,气、水、湿、浊、瘀血、热等一并积于腹中形成鼓胀,其病机的关键在于脾脏。因此文中提出治病之法“理宜补脾”。而依据五行学说,肺金可制约肝木,而肝木太过可乘伐脾土,故丹溪提出“须养肺气以制木”,以防肝木乘伐脾土;“滋肾水以制火”,使肾水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