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75399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大学英语的有效性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大学英语的有效性初探 一、学生主体性及其必要性 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认识客观世界主体地位的学生,在外界多种因素(尤其是教师)的作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自身发展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作用。这种主观能动作用在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思维以及培养情感特征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提高学生主体性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有有效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无效问题。
2、1、提高学生主体性是当代外语教学趋势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世界各国政治与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作为人类交往工具的语言和文化传播中的外语人才必将成为这场竞争中的核心。而英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这就需要从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入手,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2、可以有效解决以“教师为中心”带来的问题 为教师为中心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等等。而提高学生主体性却可以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者与督促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语言形式来督促学生自觉地把语言知识运
3、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可以使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强 由于教师培养的良好课堂气氛和学习指导,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他们了解和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便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4、可以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变以及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增强,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2、师生互动是关键 师生互动既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可以引领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方向。互动教学过程要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的“对话”
4、和“互动”[2]。而“对话”和“互动”的关健又是教师能引发师生的问答。问答式能把教师讲解与学生参与融为一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文章总体结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相互沟通思想的能力。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第一册Unit2TextA“AlltheCabbieHadWasaLetter(出租车拥有的就剩一封信)”为例: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要学生回答以下问题:WhatdoesthestorybeginoreaboutthefriendshipbetweenthedriverandhisfriendOldEd?通过回答
5、问题,不仅是学生对课文的结构有了整体的了解。而且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3、和谐的课堂环境创设是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针对英语教学质量的文件中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其中占较大比重的环境因素既包括物理环境又包括心理环境[3]。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及需要,使之产生强烈的参与体验的欲望,并积极进入状态,从而全身心参与教学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如果把自己看成是“主
6、宰”懂得对自己的学习成败承担责任,那么这些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比把自己看成是“奴仆”的学生好得多。创设一个良好的主体性教学情景,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自始至终地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最终达到“我乐学”,“我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要创设一个“人文化”的课堂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物质空间,它以具体可感的形象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形成显性的“场境”,从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以影响,进而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之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而“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人文意味的,能使之自然而
7、然参与活动的理想空间。 其次要营造“人性化”的心理环境。人是有丰富情感的,对某一件事物、人的喜或恶,会影响取向的结果。学生的兴趣、选择会受到老师的教学方法、为人态度、语气等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才会尊重你,喜欢你讲课,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课堂教学是学生个体知、情、意多向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是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参与,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情理交融、心灵交汇、充满“人性”的精神环境,即心理环境。如:教师可以进行换位思维,进行角色转换,重新定位师生角色,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