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ID:9673610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5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_第1页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_第2页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于由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所致,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属于中医学理论中慢鼻渊、脑漏、脑泻之范畴[1],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我院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L.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3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关于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并经X线片或

2、CT检查确诊。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鼻塞、流脓涕、嗅觉减退,内窥镜检查结果提示鼻黏膜充血、水肿,中鼻甲或下鼻甲肥大,色泽暗红,鼻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还伴有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同时排除鼻腔先天畸形、鼻咽部恶性肿瘤、牙源性感染、高血压、高血糖和对青霉素过敏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为(45.21±11.65)岁;病程0.5~8年,平均病程为(3.58±0.86)年;其中男性34例,

3、女性3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为(44.75±10.59)岁;病程1~7.5年,平均病程为(3.66±0.91)年;其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  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呋麻滴鼻液滴鼻,2滴/次,3次/d;上颌窦积脓较多者行上颌窦冲洗,冲洗后注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和糜蛋白酶针4000u,1~2

4、次/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连续治疗3周[2]。  自拟中药汤剂处方组成:辛夷10g(包煎)、白芷10g、夏枯草15g、鱼腥草15g、野菊花15g、黄芪30g、生薏苡仁15g、防风10g、川芎6g、生甘草6g。上药1剂/d,水煎服,2次/d。  1.3疗效标准  显效:鼻塞、流脓涕等临床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结果提示鼻窦黏膜上皮化,充血、水肿消失,鼻腔无脓性分泌物;鼻窦X线或CT检查结果提示恢复正常。  有效:鼻塞、流脓涕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内窥镜检查结果提示鼻窦黏膜

5、部分区域充血、水肿,或形成肉芽组织,鼻腔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鼻窦X线或CT检查结果提示未完全恢复。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3]。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如同一患者发生几种不良反应,以症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计一次。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24例,有效3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2

6、.35%;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3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数(%)]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比较  用药后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5例,皮疹2例,头痛眩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6例,皮疹1.L.例,头痛眩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7、0.05)。全部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消失。具体数据见表2。  表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数(%)]  3讨论  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变态反应性增高、致病菌感染、局部微循环障碍等有关,目前临床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西医多采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阿莫西林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可有效控制感染;呋麻滴鼻液可抑菌、促进鼻黏膜血管收缩,改善鼻塞症状;庆大霉素为广谱抗生素,不易

8、产生耐药性;地塞米松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糜蛋白酶可溶解变性蛋白质,使鼻腔脓性分泌物変稀而易于引流[4]。  中医学理论将慢性鼻窦炎归纳于鼻渊、脑漏之范畴,始载于《素问气厥论》。鼻渊为本虚标实之证,素体气虚而致卫表不固,风热或风寒之外邪侵袭机体,郁而化热,壅遏肺经;邪毒上犯、灼伤鼻窦肌膜为病。或因胆腑郁热,上蒸脑窍,迫津液下渗而病。治则以清热通窍、扶正解表,活血化瘀为法[5]。  我院自拟的方中以辛夷为君药,功能发散风寒、宣通鼻窍,因其药材表面有绒毛,易刺激咽喉,故在入汤剂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