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

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

ID:46807138

大小:9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8

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_第1页
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_第2页
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_第3页
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_第4页
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行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10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行为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日常饮食及生活行为干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行为干预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68.63%,对照组为3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P<0.01);治疗8周后行为干预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0.20%,对照组为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P<0.05);行为干预组胃镜征象改善率为60.78%,对照组

2、为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o结论慢性胃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行为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慢性胃炎;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疗效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由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其确切的患病率难以获得,一般随年龄的增加

3、=

4、而上升。幽门螺杆菌(Hp)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口],而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情志不遂等因素有关,不良因素致使脾胃运化失职,胃失和降,终成疾患[2]。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影响慢性胃炎发生、发展的行为因素。近年有报道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饮

5、食习惯辅助治疗消化道疾病疗效明显[3],但是关于行为干预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报道不多。作者采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二者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科门诊治疗观察的慢性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1例。行为干预组中男30例,女2131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8.31岁;对照组中男例,女20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49.12岁。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纳入标准①有明显临床症状:上腹痛

6、、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纳差、体重减轻等;②胃镜检查见有慢性胃炎的征象:胃黏膜表面红白相间或花斑状改变,可见充血渗出、水肿,可伴有糜烂灶、出血灶、黏膜血管显露、胆汁反流等。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丽珠得乐、吗丁啦、洛赛克等常规药物治疗;行为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对其饮食生活给予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均以治疗8周为1个疗程。行为干预的主要内容是:①工作、学习、休息时间规律化;②三餐定时、定量,禁忌食用冷冻、过热、粗硬、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吸烟,不喝浓茶和酒,避免服用水杨酸类等对胃有损害的药物;③每周医生与患者面对面沟通至少1次,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7、饮食习惯。1.4观察指标①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原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上腹痛、餐后饱胀、反酸、恶心、纳差等消失或明显减轻,体重增加);②患者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征象的改善情况(黏膜充血渗出及水肿消退,糜烂灶、出血灶及胆汁反流消失)。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4周后行为干预组有68.63%的患者临床

8、症状改善,对照组为39.22%,行为干预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行为干预组有90.20%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对照组为72.55%,行为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J组别例数4周后症状改善8周后症状改善行为干预组5135(68.63)a46(90.20)b对照组5120(39.22)37(72.55)χ27.655.24P<0.01<0.05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1,bP<0.052.2

9、两组胃镜征象改善情况比较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有60.78%患者胃镜征象获得改善,对照组有4行8%患者胃镜征象有改善,行为干预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0.05)o见表2o表2两组患者胃镜征象改善情况比较[n(%)]组别例数胃镜征象改善行为干预组5131(60.78)3对照组5121(41.18)χ24.08P<0.05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3讨论慢性胃炎是最为常见的胃部疾病,胃黏膜呈慢性炎症性改变,在各型慢性胃炎中,我国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最常见(59.3%),其次是慢性非萎缩性或萎缩性胃炎伴糜烂(49.4%),慢性萎

10、缩性胃炎比例高达2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