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

ID:9666844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5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_第1页
5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5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护理人员必须配合医生及时开展抢救工作[1]。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巡视,定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处理。现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5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临床护理工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5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25例;年龄18-38岁,平均(26.5±1.7)岁;孕周38-42周,平均(39.4±1.1)。生产方式:自然分娩36

2、例,剖宫产14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35例,胎盘因素14例,软产道损伤1例。患者出血量分别采取容积法、称重法、休克指数法、血湿面积法进行测量。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为:在胎儿正常娩出24h内,出血量≥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本组病例中,产后出血量500-700ml12例,800-lO00m130例,1000-2000ml8例。 2结果本组病例经过临床抢救和住院护理,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给予输血者25例(50%),输血量为悬浮红细胞添加剂1U-5U。3护理措施3.1一般护理措施:在孕产妇生

3、产前,必须保证睡眠充足,而且要加强营养的摄入。在孕产妇生产前应适当进行运动,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护理人员在产妇待产期间,应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发教育片、组织讲座等形式,使孕产妇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以便在临床中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减少产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机率。3.2抢救护理措施:当孕产妇在胎儿正常娩出24h内,出血量≥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2]。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并且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3.2.1协助患者平卧,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并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护理

4、人员及时给予2-4L/min的氧气吸入,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必要时可以留置针头。在抢救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呼吸与神志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掌握输液的速度,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异常反应。同时,在抢救护理工作中,要注意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预防其他产后并发症的出现。3.2.2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及时进行止血,本组50例病例均采取按摩子宫的方式,刺激患者的子宫收缩,有助于患者宫腔积血的顺利排出。按摩子宫基本手法为:护理人员一手置于患者子宫底部,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在子宫的前壁、后壁

5、;另一只手置于患者耻骨联合部位,按压下腹中部,以利于子宫上推。3.4饮食护理措施: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饮食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孕产妇含有高维生素、高蛋白等容易消化的“流食”。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或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造成产后出血症状的加重。4讨论在现代妇产科临床中,对于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是护理人员的重要工作,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国内主要依据“全国产后出血协会组”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即在胎儿娩出2h内,孕产妇的出血量

6、≥400ml;胎儿娩出24h内,孕产妇出血量≥500ml。护理人员应在孕产妇胎儿娩出后加强监测,以利于及早发现产后出血症状,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进一步保障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在国内外的妇产科医学研究中,各国医学专家均认同子宫收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基本原因为:孕产妇在宫缩时,出血量较少;而在子宫松弛时,出血量则会有所增多。因此,在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刺激患者子宫的收缩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按摩子宫或注射、滴注相关药剂的方法。部分产后出血患

7、者会出现出冷汗、眩晕、口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胸闷、血压下降、烦躁、脉细弱等休克征象,此时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于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以便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防止患者出现休克症状[4]。另外,在产后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在其中贯穿心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因产后出血而形成的惧怕、恐慌等不良心理。总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一定要做到预防与护理相结合,在胎儿娩出后24h内,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按摩子宫,并观察出血情况,以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5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0例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时,护理人员必须配合医生及时开展抢救工作[1]。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巡视,定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处理。现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5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临床护理工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5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25例;年龄18-38岁,平均(26.5±1.7)岁;孕周38-42周,平均(39.4±1.1)。生产方式:自然分娩36

2、例,剖宫产14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35例,胎盘因素14例,软产道损伤1例。患者出血量分别采取容积法、称重法、休克指数法、血湿面积法进行测量。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为:在胎儿正常娩出24h内,出血量≥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本组病例中,产后出血量500-700ml12例,800-lO00m130例,1000-2000ml8例。 2结果本组病例经过临床抢救和住院护理,未出现死亡病例,其中给予输血者25例(50%),输血量为悬浮红细胞添加剂1U-5U。3护理措施3.1一般护理措施:在孕产妇生

3、产前,必须保证睡眠充足,而且要加强营养的摄入。在孕产妇生产前应适当进行运动,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护理人员在产妇待产期间,应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发教育片、组织讲座等形式,使孕产妇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以便在临床中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减少产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机率。3.2抢救护理措施:当孕产妇在胎儿正常娩出24h内,出血量≥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2]。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并且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3.2.1协助患者平卧,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并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护理

4、人员及时给予2-4L/min的氧气吸入,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必要时可以留置针头。在抢救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呼吸与神志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掌握输液的速度,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异常反应。同时,在抢救护理工作中,要注意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预防其他产后并发症的出现。3.2.2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及时进行止血,本组50例病例均采取按摩子宫的方式,刺激患者的子宫收缩,有助于患者宫腔积血的顺利排出。按摩子宫基本手法为:护理人员一手置于患者子宫底部,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在子宫的前壁、后壁

5、;另一只手置于患者耻骨联合部位,按压下腹中部,以利于子宫上推。3.4饮食护理措施: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饮食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孕产妇含有高维生素、高蛋白等容易消化的“流食”。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或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造成产后出血症状的加重。4讨论在现代妇产科临床中,对于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是护理人员的重要工作,也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国内主要依据“全国产后出血协会组”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即在胎儿娩出2h内,孕产妇的出血量

6、≥400ml;胎儿娩出24h内,孕产妇出血量≥500ml。护理人员应在孕产妇胎儿娩出后加强监测,以利于及早发现产后出血症状,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的时间,进一步保障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在国内外的妇产科医学研究中,各国医学专家均认同子宫收缩乏力是引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其基本原因为:孕产妇在宫缩时,出血量较少;而在子宫松弛时,出血量则会有所增多。因此,在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刺激患者子宫的收缩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按摩子宫或注射、滴注相关药剂的方法。部分产后出血患

7、者会出现出冷汗、眩晕、口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胸闷、血压下降、烦躁、脉细弱等休克征象,此时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于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以便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防止患者出现休克症状[4]。另外,在产后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并在其中贯穿心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者因产后出血而形成的惧怕、恐慌等不良心理。总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一定要做到预防与护理相结合,在胎儿娩出后24h内,护理人员应定时为患者按摩子宫,并观察出血情况,以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