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致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8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致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ID:9660010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38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致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_第1页
38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致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_第2页
38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致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38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致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8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致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郝凤成山东省邹城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神经内科,山东邹城273500[摘要]目的分析我院38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的致病相关危险因素,为脑卒中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临床收治脑缺血症状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检测指标水平,同时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调查量表询问并分析相关的致病危险因素。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中,重度患者比轻度患者高血压例数偏高(86.21%/83.58%),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值明显降低(0.16

2、±0.18)/(0.22±0.19),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等的水平增高显著。结论年龄、血压、血脂水平及吸烟饮酒习惯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致病相关因素,预防措施必须针对所有因素综合防治,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jyqkL送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用AM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用LC-100PLUS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1.3资料统计 SPSS17.0软件分析资料进行统计,其中,t检验法分析计量资料,χ

3、2检验法分析计数资料(P<0.05)。2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研究对象男性居多,身高范围1.52~1.84m,体重范围45.1~104.4kg,血压平均值为163.6/97.3mmHg,脉搏平均82.3次/min。其中,重度脑卒中患者比轻度、中度患者年龄偏大,高血压患者较多,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增高明显,高/低密度脂蛋白比值降低明显,纤维蛋白原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明显增高。(P<0.05,详见表1、2)。3讨论在动脉硬化性疾病当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最重要的一个类型,表现为局限性的动脉内膜斑块

4、样增厚,简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该疾病发病率高并且会累及到全身的各个动脉血管,包括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和肾等肌弹力型动脉,疾病终末期的管腔狭窄严重甚至完全堵塞,相对应的供血器官缺血、缺氧,继发功能障碍,甚至导致个体死亡[5]。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年龄段为超过40岁的人群,包括男性、绝经期女性,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多发,是中老年致死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对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多采用超声、CT造影、磁共振等方法进行疾病分期评估[6-7],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以其展示动脉硬化及狭窄程度

5、的超强表现力被定义为诊断脑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因此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多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作为第一脑卒中分型手段,具有科学、准确的特点。本研究结果中,脑卒中患者不同组的高血压发病例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包括重度狭窄组与正常组之间(39例,84.78%/53例,82.81%)以及闭塞组与轻度狭窄组之间(25例,86.21%/56例,83.58%);不同组的高脂血症发病例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包括重度狭窄组与正常组之间(28例,60.87%/37例,57.81%)以及闭塞组与轻度狭窄组之间(19例,65.52%/

6、39例,58.21%);实验诊断结果提示,重度狭窄组与正常组之间的空腹血糖和HDL/LDL比值存在统计学差异(7.40±2.75)/(6.32±2.54);(0.17±0.22)/(0.22±0.19)以及闭塞组与轻度狭窄组之间的空腹血糖和HDL/LDL比值存在统计学差异(7.55±2.10)/(6.39±3.11);(0.16±0.18)/(0.18±0.21)。结果提示,脑卒中患者随着血管堵塞的程度越来越重,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发病率及实验诊断数值都越来越高,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越来越明显。在动脉粥

7、样硬化形成的各种危险因素中,年龄是首位肯定的危险因素,动脉硬化的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血压及血脂水平对动脉硬化的程度的影响同等重要。之前国内他人研究做过类似的报道,但没有针对致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脑卒中患者详细分组,因此这是本研究的一大亮点。另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也反映了糖尿病的疾病程度,而糖尿病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8],高血糖水平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危害毛细血管循环,最终导致微血管、小血管和大血管都出现病变。在血管内膜受损时,纤维蛋白原在凝血机制作用下,沉积于血管

8、内膜上,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起始形成步骤,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向内膜迁移并大量增殖,最终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在动脉内形成。总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3],单个因素无法造成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血管内粥样斑块形成,继发血栓,血管狭窄,在脑部则表现为脑组织供血不足,临床检查发现血液灌注压降低,脑功能受损。当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内脱落时,随血流运行,继发动脉栓塞,则可直接导致脑卒中。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动脉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