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52570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4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结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结果分析 阵发性房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它的发生有其触发机制和维持机制。本文通过对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的分析,探讨房早及左心房内径大小与阵发性房颤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本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为阵发性房颤并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9~85岁,平均(70.15±12.36)岁;诊断为冠心病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肺心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另以非房颤患者40例
2、为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2~78岁,平均(63.4±8.15)岁;均无心脏病。 1.2方法 采用美国BUIDC公司生产的动态心电图3通道分析仪进行24h连续记录。统计单个房性期前收缩总数、房颤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引发房颤的房早的联律间期,房颤发作前最近一次单发的房早的联律间期。对照组房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及24h房早总数。采用PHILIPS心脏彩超测量所有患者左心房内径。 1.3观察指标24h房早、房颤次数,诱发房颤及未诱发房颤的房早的联律间期,左心房内径。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x±s),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3、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所记录的40例患者均有房早病史,此次记录中共有472次阵发性房颤发生。平均24h房早(7154.10±9673.62)次,发作前与房颤相关的房早的联律间期为(0.432±0.071)s,房颤前最近一次单发的房早的联律间期为(0.579±0.084)s。40例患者的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内径平均(37.700±9.021)mm。16例出现房颤持续时间>1h,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平均(43.800±1.398)mm。 对照组均未记录到房颤,平均24h房早(813.00±1165.93)次,房早的联律间期(0.5
4、55±0.083)s。心脏彩超结果左心房内径平均(37.050±2.187)mm。 房颤组24h房早发生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与房颤相关的房早的联律间期短于对照组房早的联律间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房颤相关房早的联律间期短于房颤前最近一次单发房早的联律间期,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房颤组左心房内径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存在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h的16例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讨论 房颤的发生有其触发机制和维持机制[1]。房颤的局灶机制多
5、参与了阵发性房颤的触发,而多发子波折返则在阵发性房颤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了解了房颤的触发和维持机制,对预防和治疗房颤有重要意义。 房早是阵发性房颤的重要触发原因。本次讨论的40例患者,以往均有房早病史,通过对本次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均记录到频繁的房早发生,而诱发房颤的房早的联律间期明显短于其他房早,并且都存在PONT现象。频繁发生的房早,使心房内发生了急性电重构,心房肌内动作电位的时程和有效不应期缩短,心房肌的传导速度减慢,心房内传导时间延长。从而使过早发生的房早容易落入心房的易损期而诱发房颤[2]。通过对此40例的心脏彩超分析发现,阵发性
6、房颤的发生与左心房扩大并无直接关系,但16例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h患者的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心房扩大是房颤得以持续的重要病理基础,急性心房牵张导致细胞线粒体肿胀,胞浆内钙超载,心房内不应期缩短;长期慢性心房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心房肌电生理特性发生变化,复极离散度增加和电活动紊乱,使房颤得以维持[3]。 近年来的众多研究表明,自主神经对房颤,尤其是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神经调控功能降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的失衡加剧,阵发性房颤的发生频率增加。本文资料的结果与此相一致。 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与房早的提早量,
7、房早的发生频率,左心房的大小,及自主神经的调控能力等有密切关系。有效利用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结果,对医生判断患者房颤发生机理,合理有效的进行临床治疗有一定价值。【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