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分析

ID:9650338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分析_第1页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分析_第2页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分析一、引言  经济落后地区在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时,总是期望经济、环境等各方面都能实现收敛,以达到地区间的和谐发展。那么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和环境质量是否实现了趋同?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变动趋势与其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变动趋势的关系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收敛问题和环境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观点有:第一,对地区间人均收入是趋同还是趋异,学者们没有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存在U型收敛(张兆杰,2000);有的学者认为不存在绝对趋同,但

2、是否存在条件趋同和俱乐部趋同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沈坤荣和马俊,2002);有的学者认为存在条件收敛(彭国华,2005);有的学者认为存在俱乐部收敛(徐现祥和舒元,2005)。第二,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检验Grossman和Krueger(1991)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在我国的存在性以及探讨其形成原因(Panayotou,2000;宋马林等,2011)。近年来,基于收入趋同延伸出的污染趋同在国外第二种情况,如果方程(1)的?茁>0,即不存在绝对?茁收敛。这时,如果通过方程(6)计算得到的?浊大于0(小于0),通过(2)式x■■x■=A(y■y■)■可以得到如下判

3、断:如果中西部的省份i在时期t的人均收入yi,t与东部所有省份人均收入均值yu,t的差距扩大1个百分点,那么该省污染排放强度x■■与东部所有省份污染排放强度均值xu,t的差距将提高(降低)?浊个百分点,即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中,污染排放强度差距也是不断扩大(缩小)的。  为了验证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和污染排放是否存在收敛或趋同,我们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收集我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藏和重庆除外)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收集到的29个省份19952010年的名义GDP,计算得到实际人均GDP(以1990年为基期

4、),用以衡量各省实际人均收入。我们选取了三种污染物进行研究,这三种污染物是:工业废气、工业废水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我们用各省份19952010年每年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除以各省每年实际人均GDP(以1990年为基期)来衡量污染排放强度,分别得到了464个有效数据。  三、实证研究  为了检验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变动趋势与其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变动趋势的关系,我们应该首先决定运用什么模型更有效。根据研究目的,我们将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其理由是:第一,对于大量个体的随机抽样来说,样本可以看作是总体关系的判断,因此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但在本文的研究中,

5、只有我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藏和重庆除外),个体较少,因此将个体效应看作为固体效应更为适合。第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而不是随机效应模型。  我们利用Eviews6.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方程(1)和(6)进行回归。首先,我们对方程(1)进行回归来检验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的收敛情况,其结果如表1所示。  回归结果显示,ln(yi,t-1)的系数?茁大于0,并且系数的t统计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人均收入增长率与初始人均收入正相关,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并不存在绝对?茁收敛。  显然,当?茁大于0时,我们对污染排放强度收敛性的判断应参照上述理论

6、分析中的第二种情况,下面关键是求?浊。我们对方程(6)进行回归,其中,用g表示废气排放强度、w表示废水排放强度,s表示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与人均收入收敛性分析一样,对废气排放强度、废水排放强度以及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的收敛性分析,我们也认为固定效应模型最有效,表2给出了回归结果。  通过表3中污染排放强度收敛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关于废水排放强度的收敛性。估计结果显示,ln(wu,t  /wi,t-1)系数为正且统计上显著,ln(△yt)的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因此,严格地讲,我们不能通过回归结果判断随着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废水排放强度差异是扩大了还是缩

7、小了。  第二,关于废气排放强度和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的收敛性。估计结果显示,ln(gu,t/gi,t-1)、和ln(su,t/si,t-1)的系数符号都为正,并且系数的t统计量在1%或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我们根据估计结果计算?浊废气=D/C=0.0482/0.3833=0.1257和?浊固体废物=D/C=0.0361/0.2974=0.1214都大于0,这表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异每扩大1%,导致中西部地区废气排放强度和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比东部地区提高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