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ID:9650315

大小:6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5-04

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_第1页
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_第2页
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_第3页
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_第4页
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性激素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关键词】性激素;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  【关键词】性激素;精神分裂症;相关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随着对其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和预后探索的不断深入,神经内分泌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将其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的研究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无论在发病年龄、病程、疾病的临床表现或是在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及预后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1.1性激素与发病年龄现有研究资料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

2、青春期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年龄大于男性。Hafner等[1]的调查发现,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提前了3a~4a。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1)大脑解剖的性别差异;(2)男性在出生时产伤的发生率稍高于女性;(3)雌激素和雄性激素等性激素差别的影响;(4)女性结婚年龄早于男性,可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5)男性接触酒精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机会较女性多。不同性别间不仅发病年龄存在性别差异,而且患病年龄段也表现有性别的差异。青春期以前两性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青春期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发病年龄迟

3、于男性,到了女性绝经期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呈现出新的特点。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在绝经期正是机体内雌激素快速下降的年龄段,内分泌系统处于比较紊乱的状态[2],此时处于另一发病高峰期。  1.2性激素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女性患者发病初期症状较轻,且多以阳性症状为主,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男性患者则精神病性症状多以阴性症状为主,如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女性患者在怀孕期间的精神症状明显减轻,但产后病情显著加重,提示精神症状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存在某种关联[3]。  1.3性激素与疗效临床流行病学资

4、料表明,男性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反应较差,需要较高剂量,并且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如锥体外系症状),疾病预后较差。女性患者则相对略优于男性患者。绝经期后的女性患者则不存在这种性别差异[4]。  基于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了“雌激素保护学说”。他们认为男女两性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疾病表现及治疗和预后的差异皆归因于性激素水平的不同[1,2]。但是不同的观点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有着其他的因素[5],如女性患者发病年龄略迟于男性,则其病前社会功能形成良好,诸如学习、职业和家庭相对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而且

5、女性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略优于男性,药物滥用的比例显著低于男性,因此精神分裂症表现出性别的差异。  2发病机制研究  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至今尚未能令人信服的建立起来。目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研究主要涉及到不同神经递质的异常。因此利用动物开展性激素对神经递质影响的观察,就成为一个间接的揭示激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探索手段。  2.1性激素与5羟色胺1A(5HT1A)受体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种神经递质的异常变化。尸检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皮质的5HT1A受体密度减低,另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对5HT1A

6、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显示出较低的锥体外系症状,表明5HT1A受体与精神分裂症有密切的相关性[6]。BirznieceV等[7]研究表明,雌激素减少5HT1A受体基因在大脑背侧缝隙核、海马、杏仁体的表达,孕激素对5HT1A受体基因在缝隙核的表达与雌激素有协同作用,但可以增加5HT1A受体在海马的表达。  2.2性激素与5HT2A受体SumnerBE等[8]进行的动物实验揭示,雄性激素及雌激素能够增加雄性小鼠脑区5HT2A受体mRNA和结合位点的密度。雄性小鼠去势后雄性激素或雌激素可显著增加背侧缝隙核5HT

7、2A受体mRNA量,提高额叶、扣带回、嗅皮质和伏隔核5HT2A受体结合位点,而5a二氢异雄酮则无此作用,因为其不能被转变成雌激素。表明雄激素是通过芳香化酶转化为雌激素后而发挥作用,这也解释了只有雌激素才能增加尾状核壳部5HT2A受体的结合位点,原因是此区缺少转化为雌激素必需的芳香化酶。  2.3性激素与多巴胺(DA)受体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神经递质异常学说曾经引起很大的反响,得到广泛的、比较一致的认可。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经将多巴胺受体分为D1受体家族和D2受体家族,D1受体家族包括D1受体和D5受体。

8、LeeD等[9]在进行小鼠实验研究中发现,雌激素增加D5受体在中枢神经元中的表达,孕激素也显示出相同的作用。然而孕激素是通过雌激素的间接介导作用而发挥作用,二者起到协同的作用。一些动物研究显示[10],雌激素可增加D2受体的密度,降低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进而起到拮抗多巴胺的作用,显示出一定的抗精神病效果。  2.4性激素与GABA受体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广泛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该递质的功能异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