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

ID:9737935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7

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1页
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2页
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3页
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摘要】  性激素水平可能会对膀胱癌的发生及其进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现有的资料显示,雌激素对膀胱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雄激素的作用相反,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从性激素受体结构、分布以及与膀胱癌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希望能对膀胱癌的临床诊治有所帮助。【关键词】膀胱癌;雌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  [Abstract]Theoccurrenceandinfiltrationofbladdercarcinomaones,houch.Informatio

2、navailablesuggeststhateffectsofestrogenonbladdercancerareinhibition,olecularmechanismremainsunclear.Inthisreviemarizedtherelationshipbetonereceptorsandbladdercancertoprovidesomeaidto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ofbladdercancer.  [Keya;estrogenreceptor;andro

3、genreceptor;review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膀胱肿瘤发病率约占全身肿瘤发病率的7%,排第4位,死亡率约为3%,排第8位。膀胱癌的发病在性别上存在明显的差异。2009年美国的最新资料显示:膀胱癌年新发病例男性为52810例,女性为18170例,男性死亡10180例,女性死亡4150例[1]。在美国和欧洲,男性膀胱癌年龄调整后发病率是女性的2~4倍[2]。膀胱癌的发病率在男女之间有很大差别,尽管很久以来人们就己经注意到这一现象,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较少。就膀胱癌与

4、性激素受体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1病因学  到目前为止,膀胱癌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但目前研究已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领域,从基因水平研究细胞癌变的原因,也出现了很多用来预测膀胱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这些研究热点给膀胱癌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以前我们认为,男性膀胱癌发病率高于女性是由于男性更多地暴露于危险因子环境下所致,但现有研究[3]显示,对已知其他因素进行统计学校正后,统计结果显示男性膀胱癌的发生率仍然显著高于女性。有关性激素受体对膀胱癌的影响,目前研究资料还比较少。  2性激素受体结构及功能

5、  雌激素中雌二醇的作用最强,雌三醇和雌酮是它的代谢产物。雌激素对机体产生的生理调节作用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介导产生的。雌激素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因此,雌激素分子可以自由透过细胞膜进入靶细胞内。ER可以介导体内许多生理反应,包括一些激素敏感肿瘤的生长。E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能够将细胞外信号转变成转录反应。ER分为ERα和ERβ两种,它们的分子结构分为几个功能区:DNA结合区、二聚体区、配体结合区、转录活化区。在某些配体作用下,两种受体有不同的转录活性。ERα主要分

6、布于正常的垂体、乳腺、子宫、阴道、肝、肾等组织,ERβ主要在甲状腺、卵巢、皮肤、前列腺、膀胱等组织中表达。雌激素与ER结合后形成复合物,发生构象改变,暴露出结合区,在细胞核内与DNA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从而调节基因转录。  人体内雄激素主要是睾酮,此外还有双氢睾酮,后者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结合力最强,生物效应也最大,但睾酮需在人体内进一步代谢才能产生双氢睾酮,雄激素主要通过单一的细胞内AR起作用。AR在人体组织分布广泛,也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由单一拷贝基因编码,位于X染色体

7、Xq1112上,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AR主要结构与ER相似,主要由高度可变区(A/B结构域)、DNA结合区、配体结合区和铰链区等构成。AR与雄激素在胞内结合成复合物穿过核孔进入核中,在核内形成同源二聚体,识别靶基因上的应答元件并与之结合,激活启动子,促使转录,发挥调节细胞代谢的作用。  3膀胱癌与性激素受体  性激素影响有丝分裂的信号传导通路、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检测点,很久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膀胱癌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女性的数倍。这种不同不能仅仅归因于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啮齿动物中,阉割可以减少膀胱癌的

8、发生。无论在体内或体外,雄激素均增加膀胱肿瘤细胞的生长,减少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的表达,这可能部分解释膀胱癌发病率存在性别分布的差异,以及抗雄激素治疗在预防或治疗膀胱癌方面有效[4]。在膀胱癌细胞中可以检测到AR的表达。44%膀胱癌细胞表达AR,85%以上膀胱癌细胞表达共激活因子NCOA1、NCOA2、NCOA3、CREBBP和EP300,其中NCOA1表达下调;它们对功能性AR转录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