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

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

ID:9647007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4

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_第1页
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_第2页
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_第3页
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_第4页
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庄子哲学思想对诗歌空灵境界影响探析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谈到空灵境界时说,它是唐代诗人对佛教特别是禅宗深入研究和体悟在诗歌造境上的显现。该论断对于以王维、孟浩然为首的唐代山水诗的造境特点是正确的,但对于受释禅影响较少的其他诗人的空灵境界的诗歌无从解释。本人拟从本土的哲学家庄子的美学思想对这一境界的影响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就教于方家。  一、空灵境界的定义  何为空灵在辞海4102页对空的解释是:(1)虚,中无所有。(2)空虚能容受之处,(3)佛教认为一切事务的现象都有它各自的因和缘,事物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常住不变的个体,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2、,故称之为空。《大智度论》五:观五蕴无我所,是名为空。《维摩经弟子品》: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意。在辞海2439页解释灵字有九种意,和空灵有关系的为灵:神;灵:魂;灵:好。在有关词条里和空灵有关系的是灵明即心,王守仁《传习录》卷下: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综合起来,与空灵境界有关的空字的解释是神和魂,那么神的意义是什么呢? 用《词源》来说明。(1)是天神,神灵。(2)是事理玄妙,神奇。(3)是指人的意识和精神。(4)是指精神气质。另外的解释因关系不紧密故略去。神这个概念在周易里运用很广,出现的频率很高。主要用法为(1)神即指易。《易经》:非天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虞

3、翻解释说:至神谓易,隐初入微,知机其神乎。(2)道。《易经》:阴阳不测之谓神。韩康伯解释说: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行诘者也。按照庄子的思想所谓道即是自然,是自然界万物本真的生机与其发展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说,空灵即是空谷中的声响;是镜湖里的鱼跃;是夜空下风的清吟,在诗歌中即是诗人与大自然情意冥和后的产物。空灵境界即是作者运用较少的意象构成的空虚、静寂而又心神摇曳的审美境界。  二、委运逍遥与潇洒风神  庄子在《逍遥游》里要求人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他还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没有为救治社会的污浊和混乱开出药方,但却为士大夫的精神压抑提出了治愈的创见。

4、即追求精神的自由,人格的高举。弊屣名利,粪土王侯, 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进入虚无的境界,享受人与大自然情意契合的审美状态。  纷纭战国,由秦朝的建立结束,士大夫经过秦代的血腥统治,第一次沐浴了封建皇权意识流的洗涤,汉代是儒家勃兴时期,知识分子又一次得到皇权的整合,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士大夫都在梦想着为吾皇建言献策,奔波于仕途的求索中,虽仆仆风尘,但心中仍有希望。迄至汉末的农民战争以及军阀之间的长时间的割据与战火,把知识分子裹挟进来,他们被冲刷、被凌辱、被杀戮。生命朝不保夕,富贵转眼化为云烟,志向不能实现,痛定思痛,他们第一次感到个体生命的可贵,第一次珍视精神的独立,《

5、古诗十九首》里无处不流淌着这种哀叹。到了魏晋时候,玄学开始风行,士大夫追逐云外妙想,高蹈虚无之境,人格风流成为时尚,嵇康的手挥五弦,目送归鸿[1]的洒脱;阮籍的穷途而哭的率性;王子猷深夜访戴,兴尽而返的任性放达;王曦之袒卧不顾的放纵都成为人们的佳话,被人们垂青。寒门之士,因为无力跻入上层,除了牢骚满腹,也有左思的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2]的豪迈,有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3]的呼唤以及倾听无弦琴美妙琴音的高格。即使是谢灵运这样的贵族,也能唱出薄霄愧云浮,栖川惭渊沉[4]的无奈和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5]的自适,他们虽然很多人被目为佛教徒,但骨子里仍然是老庄思想在起作用。范文

6、澜说:禅宗是披天竺式袈裟的魏晋玄学,释迦其表,老庄其实。[6]造成这一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那个社会是一个需要人才而又浪费人才的社会,士大夫的梦只有依附皇权,得到皇帝的青睐、信任才会被任用。即使被任用,大部分也只是借此作为向世人夸耀政治清明的点缀,显示社会的安定和皇帝的慧眼独具和宽宏雅量。他们并没有能使自己志向实现的能力。人格的附属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无奈归宿, 正因如此,文人看不到政治上的出路,绝大部分士大夫只能沉沦下僚,永远得不到升迁。他们的心灵得不到平衡,精神无所归依。他们在现实中愈是困苦,愈是无力改变现状,就愈想挣破尘网寻找出路。很多人必须也只有在放浪山水中去寻找解脱。他们明

7、知这一境界的空虚不实和幻灭无常。但强大的心理内驱力使他们必须如此。这就使爱名、好名、贪名最后走向无名、弃名、忘名;爱功、好功、贪功走向无功、弃功、忘功。因此李白喊出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7]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8]孟浩然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9]但不得不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10]苏轼从初期的酒酣雄胆尚开张,西北望,射天狼[11]的豪情壮志,到后期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12]的感慨。以及王维、储光曦、白居易、李商隐诸人的沉溺佛道,都是很好的证明。他们的诗中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