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46634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挖掘志愿精神传统文化根源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挖掘志愿精神传统文化根源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挖掘志愿精神传统文化根源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一、志愿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志愿精神是为了公益的利他的目的,出自内心意愿且不计报酬甘于奉献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国内外有关志愿精神的表述很多。在国外,志愿精神通常被解读为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是指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一种社会理念。在我国,一些学者也对志愿精神进行了界定和探讨。秦晖认为:以志愿精神从事公益的行为,无论取怎样的具体方式,它都是一种基于个人的
2、慈善(charity)与博爱(philanthropy)行为[1];张瑾说:志愿精神是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2]。 纵观学者们的观点,志愿精神的特质为自愿性、非营利性、推动社会进步、促进自身发展。志愿精神集中体现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 二、志愿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 从1963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始,到1993年底团中央决定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青年志愿者行动不断开展。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最亮丽的风景线
3、就是身穿白菜装的世博志愿者们。他们的志愿精神无处不在。也许有人认为,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的理念源自西方,我国到当代才发展起志愿精神。其实,志愿精神的理念本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一些经典或教义当中,如儒、释、道、墨等家。中国历史深受这几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志愿服务自然也不例外。自古以来,从儒家文化传统仁爱为本到佛教文化普渡众生,从道家文化上善若水到墨家文化博爱互助传统,都包含着仁爱、奉献、慈善、互助的思想,莫不折射出志愿精神的理念。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论语》中说
4、:仁者,人也。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礼乐在孔子看来是很重要的,但离开仁,就无意义了: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4]《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此可见,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文化同样奉行行善之举。 除了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根支柱之外,墨家的兼爱思想同样折射出互助互爱的志愿精神。兼相爱是墨子的根本思想,他认为天下之大事,在于人的互争,天下人都应该视人如己,互相帮助,不但利他,而且利己。这就是兼爱主义,也蕴含着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五千
5、年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从中国传统文化处体现出志愿精神和公益理念。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 首先,优秀的社会责任伦理思想对于父母或者更早的一代人,其理解更透彻、体会更深刻、认同感更强烈,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受西方文化渗透、外语学习、世界经济交融等的影响而不足。 其次,随着高校扩招,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缺乏历史使命感,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笔者对其所在学院的部分大学生做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学
6、生表示愿意参加学院或学校的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20%。以部分学分绩点高的学生为调查对象,40%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其中愿意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只有5%。 调查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自身能力方面往往比较优秀,且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但是在对个人责任,特别是如何实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知行分离特征,其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两重性。 四、志愿精神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系 从古到今,中华
7、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仁、义、礼、智、信无不蕴含着仁爱、互助、奉献、慈善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使他们融入社会,能丰富他们的阅历,从实践中锻炼各种能力,把道德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培育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以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启明星助学计划为例,此计划是该院自2011年暑期发起的一支志愿服务活动,也是由该院学生自发组织的一项公益支教活动。在完成六个多月的组织筹划之后,启明星助学计划一行于每年暑假期间,分别前往贵州遵义、甘肃武威、海南儋州等边远山区,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义务支教活动。支教期间,
8、我院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如在之前的志愿服务过程中,陈更同学看到了边远地区孩子的艰苦,特地联系到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做志愿者的朋友,从大运会处募捐到100套被褥,从深圳邮寄给每两个人睡一张单人硬板床的孩子们,从而改善了他们的住宿条件。每年,支教活动都在当地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同时支教事迹也得到了新浪、凤凰网、腾讯网、贵州《春晖》、同济大学校报等新闻媒体的报道,并影响了诸如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多位毕业生等更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奉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