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42313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282例剖宫产后出血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82例剖宫产后出血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1.1临床资料 分娩产妇3335例,产后出血321例,占9.62%。剖宫产195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282例,占14.45%。产妇21~40岁,平均29.25岁,孕龄37~42周,平均39+5周,首次剖宫产225例,再次剖宫产57例。 1.2产后出血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h内出血量≥400ml,或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1]。 1.3计算出血量 剖宫产手术中,剖开子宫壁破膜后用负压吸引器吸尽羊水,记录羊水量,减去负压瓶内羊水量后得到出血量;再加上手术台上纱布和敷料浸
2、血量;术后将弯盘置于产妇臀下,清理产道内积血,与负压瓶内的出血量共同计算为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术后以无纺布产垫置于产妇臀下收集阴道流血,根据出血情况随时更换记录[2]。 1.4统计学处理 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952例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282例,发生率14.45%。各种手术指征致产后出血构成比及平均出血量见表1。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比较见表2。剖宫产后出血原因见表3。表1剖宫产手术指征与产后出血构成比及平均出血量(略)注:与其它手术指征比较,(1)P<0.05,(2)P<0
3、.01。表2剖宫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比较(略)注:组间比较(1)P<0.01,(2)P<0.05。表3剖宫产后出血的各种原因比较(略)注:与其它原因比较,(1)P<0.01。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剖宫产术本身即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量最多,头盆不称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 胎盘因素引起剖宫产后出血的出血量最多,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有多次孕产史的孕产妇是剖宫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多次孕产史使子宫肌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增多
4、影响宫缩,胎盘娩出时间延长,血窦不能及时关闭,第三产程出血量增加;且底蜕膜发育不良致使受精卵着床时绒毛附着异常,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发生几率增加,从而引起产后出血。对前置胎盘孕妇应术前在B超下了解胎盘种植部位,选择子宫切口时,应尽量避开胎盘附着部位[5]。 孕妇入院后应详细询问病史和认真检查,对有危险因素的孕妇在临产前要有充分的估计,在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时处理危险因素,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及手术时机。术后严密观察产妇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准确测量出血量,对失血较多者应及早补充血容量[6]
5、。本组手术指征中,头盆不称为第一位手术指征,由于急诊手术的产妇多已试产,出血与胎先露低切口易撕裂等因素有关,提示医师需严密观察产程,正确估计不同阶段胎儿的头盆关系,及早识别难产,经充分试产未能纠正头盆不称者应果断手术。胎儿宫内窘迫为第二位手术指征,提示医师需仔细观察胎心、羊水情况。社会因素为第三位手术指征,应加强孕妇对妊娠及分娩相关知识宣教,使孕妇充分认识剖宫产利弊,知情选择分娩方式,树立产妇分娩自信心。 手术操作因素致剖宫产后出血居第三位,包括子宫切口撕裂伤或子宫动脉损伤,提示应选择合适的子宫下段切口位置,多取子宫下段横切口,
6、相当于胎儿耳阔水平为佳。有学者主张将子宫切口升高至膀胱腹膜反折上6~8cm,可有效避免切口撕裂及出血[7]。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主要问题,产后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亦增加产褥感染发病率。剖宫产术是产科手术中最凶猛的手术,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恰当与否、术者操作水平及规范化都是影响手术出血量的因素。剖宫产手术本身就是产后出血原因,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征,加强流动孕妇保健意识增加产检次数,提高早孕建册率、高危妊娠登记随访率,及早纠正病理产科对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
7、].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4-227. [2]金尉,商人秀.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18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9):39-40. [3]王坚青.横切口剖宫产脂肪层自然对合法1087例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3):26-27. [4]蔡视秀,刘静,谈明芳,等.无指征剖宫产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6):42-43. [5]谢芳.刮宫术和胎盘粘连及相关因素与产后出血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25-1326. [6]张
8、舜华,孙晓燕.119例产后出血临床观察[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4):51-52. [7]孙友红,郭晓华,魏秀玲.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7):23-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