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36517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4
《试论县域高等职业教育适农体系的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论县域高等职业教育适农体系的构建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我国农村经济努力实现第二次飞跃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农性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更深、更广地通向农村、服务农村,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建构高等职业教育适农体系,使我国高职教育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的角度,探讨高等职业教育适农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适农性体系建设的若干设想。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适农体系;县域发展模式 中国的现代化要依靠农业的现代化。现阶段,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
2、发展第二次飞跃的出路就在于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从目标、内容、形式、结构等诸方面,彻底改革农村现有教育体系,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其途径之一就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载体,发展县域城乡高等职业教育,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构建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县域高等职业教育适农体系的 初步界定:教育与服务 县域高等职业教育适农体系以科教兴农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为指导,以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如县域城乡发展学院)为依托,面向县域范围内的农村,统筹本城内面向农村的
3、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等除农村义务教育以外的多种类、多层次教育类型,并与团、工、妇等团体组织合作开展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关情报和咨询。同时,它也是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是集教育(教化、培训)、服务(咨询)等功能为一体的县域城乡文教体系。 构建高职教育适农体系的 “本质规定性”:性质与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通向农村、建立适应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由高职教育的本质规定性所决定的。 就性质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类型上,它又属于职业教
4、育,强调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乡镇企业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需要更多更高层次人才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的上述属性决定了作为与社会经济生活联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的、教育层次较高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会走入农村,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智力支持。 就功能而言,高等职业教育正如《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中所提及的“职业技术教育把人才资源转化为智力资源,再把智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那样,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发
5、达国家调整高教结构的共同趋势”。 构建高职适农体系的可能性:现实与基础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农性” 高职教育是能够适应和服务于农村建设的: 高职教育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和适应性。它可以根据所在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如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县域人口基本素质、县域文化等,因地制宜、灵活地开设专业和办学,始终切实地服务于本县、本村建设。 高职教育的专业性和服务性,有利于其利用自身的学科、知识、技术、人才、设施和信息等优势,直接参与县域农村的综合改革与发展,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不断推动农村发展,促进科技转化为
6、生产力。 高职教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我们可以挖掘它更多的功能。也就是说,除了通过“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方式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职业培训外,还可以依托其开展社区服务、终身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高层次”性,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市知识经济的发展,对职业岗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中初、中级职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为农村人口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是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有效措施。 (二)从农村发展现状看高等职
7、业教育建立适农体系的现实条件 从农业增长方式上看,我国农业正由劳动力密集和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方式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方式转变。农村产业形态的变化使其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发生了根本转变,同时,对农村人才的层次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农村提出了现实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不断加大“三农”工作的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措施,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从而为高职教育通向农村创设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入世”后,国内国际统一的农业市场日趋成熟,使得农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组合,逐渐形
8、成了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要布局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这种思路必然促使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门化和产业化转变,这种转变又需要包括适应当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管理人才和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外贸人才在内的各种新型农业人才。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要求建立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新型教育制度。如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