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632877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探讨《聊斋志异》蒲松龄的人生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讨《聊斋志异》蒲松龄的人生哲学探讨《聊斋志异》蒲松龄的人生哲学 1.绪言 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所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简称为《聊斋》,民间又有人俗称之为《鬼狐传》。整部小说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志异》所涉及到的题材非常的广泛,它的内容也很丰富,艺术成就极高。该作品成功的塑造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典型,很多的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而富有活力,其故事情节也非常的离奇和曲折,故事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洁,描写却非常的细腻,可以说是我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蒲松龄通过对鬼狐的描写,以鬼喻人,也表现出了坐着高尚的、深刻的、透彻的人生哲学。 2.蒲松龄以及《聊
2、斋志异》 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他从小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虽然是书香世家,但是功名却并不显赫,其父蒲盘弃学经商,逛读经史,学识非常渊博,年幼的蒲松龄也相应的耳濡目染,这也为其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在他19岁时,以县、府、道三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取秀才,但从此以后却屡试不中,中年时期受好友邀请,到江苏扬州府宝应县做幕宾,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离乡南游,这段经历也对其以后创作《聊斋志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方的自然风光与风俗人情让他流连忘返,但是官场的腐败与人民的痛苦,他也深有体验。由于他
3、一生热衷科举,但却不得志,直到71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这种对现实不合理的反思也较为突出的呈现在了他的小说中。蒲松龄自幼就喜欢民间文学,喜欢广泛的搜集精怪鬼魅的故事,从而为自己吸收创作的营养,从而创作出在古典文学上拥有崇高地位的《聊斋志异》,以幻妖狐媚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也寄托着作者本人的理想。作者常常讲自己的经历融入小说,他的书中常常出现的故大家子、故家子,也是作者本人的真实写照。 《聊斋志异》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具有独特的思想风貌和艺术价值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大多数都是通过幻想的形式来谈论一些妖魔鬼怪的故事,但是他的绝大多数内容
4、却与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也曲本文由.L.收集整理折的反应出了作者所生活年代的的社会矛盾以及人民渴望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当然也融进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认识。作者在《聊斋自志》中曾经说过: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这段话较为精准的体现了《聊斋志异》虽然写的是鬼怪,但反映的却是现实。当代著名的文学大家郭沫若也评价《聊斋志异》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鲁迅在自己的文章中也说,《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这句话的原本意思就是指该小说运用了传奇的表现手法
5、,来表现了志怪式的题材或者内容,这个观点从另一种角度上说明了这种文言小说的优点,因此,鲁迅将聊斋志异列入了拟晋唐小说,第一次较为正确的指出了它的渊源所在。[1] 3.从《聊斋志异》来探求蒲松龄的人生哲学 蒲松龄拥有非常卓越的学识以及艺术才能,他凭借这些才能为我们留下了一部色彩斑斓的《聊斋志异》。小说虽然描写的是妖魔鬼怪的故事,但是却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我们后人欣赏《聊斋志异》,不能单单只是看出它反映的当时的现实意义,而应该看出它所具有的超越时代,超越现实,超越民族的艺术魅力。因此,从《聊斋志异》问世以来,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
6、度的思考和评论。事实上,我们也发现,《聊斋志异》中,作者大量的描写鬼怪,在其中也多多少少融入了自身的一些哲学观和人生观,以笔者来看,《聊斋志异》中所体现的人生哲学思想,主要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慷慨、正直、纯朴、冷静、有勇有谋的品性和人格;其二则是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道德;其三是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这些人生观和哲学观贯穿在作者笔下的每一个故事之中,包裹在狐怪故事的外皮之下,呈献给读者,也影响着读者。下面,笔者也以这三个层次为切入点,来仔细的探讨《聊斋志异》中所包含的蒲松龄人生哲学。 3.1慷慨、正直、纯朴、冷静、有勇有谋的品性和人格 中国古代的文人,都特别注重修身
7、养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能在日常的历练之中不断的形成崇高的品德和完美的人格,也只有通过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于社会之中,通过对聊斋志异的认真解读,我们也可以发现蒲松龄也正是以这样的观念来要求自己,并希望通过小说来影响读者: 纯朴。作者在自己的小说中指出,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淳朴的品格,不但会得到世人的尊重,而且连邪魔都侵犯不得。在《庙鬼》一文中,作者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便可用一句概括,那就是:对朴诚者,邪魔不侵。因此,有人在评价这篇小说的时候,说:朴诚者偏多致其扰,偏不能禁其扰。而冥冥中乃有使之不敢扰者。几见朴诚者为恶人扰害到底?作者在褒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