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ID:9632757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养阴生津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提 要: 认为养阴生津是温病治疗的基本大法,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从养阴补不足、养阴以制火、养阴以透邪、养阴以祛瘀及养阴以敛阳五个方面阐述了养阴生津法在温病中的具体运用。  养阴生津是温病治疗基本大法,在温病的十大治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对养阴生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深入,对其机理的逐渐认识和提高,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笔者就养阴生津法在温病学中的应用,作一粗浅探讨。  1 养阴补不足  温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是阴液的耗伤,这是由温病的性质所决定的。有学者运用电子计算机对22部有代表性的温病专著进行了方证分析,在对古代温病2158个方证分析中发现

2、,温病最为多见的十大症状依次是:发热、口干渴、有汗、脉数、谵语、恶寒、头痛、烦躁、发斑和神识不清。其中以发热、口干渴和有汗三大症状出现频率最高,与其他症状出现的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口干渴的病机无疑是外感发热耗伤津液的结果〔1〕。造成阴液耗伤的原因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热邪伤津,如叶天士所说:“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二是失治误治,如吴鞠通所说:“温病误表,津液被劫,……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三是素体阴虚,如叶天士所说:“初病即舌干。”〔2〕  针对阴液耗伤这一病理变化,就必须采用“实其阴以补其不足”(《灵枢.热病》)的养阴生津法来补充阴液的

3、不足。按此理论,养阴生津法应贯穿整个温热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银翘散中的芦根,清营汤中的生地黄、玄参、麦冬,犀角地黄汤中的生地黄以及加减复脉汤中的生地黄、阿胶、麦冬、白芍等,都是养阴生津之品,都起到补充阴液不足的作用。有论述认为,滋阴法在温病治疗中能起到两种作用:一是预防,二是治病。虽因温病种类不同及发病阶段不同,但在治疗中都贯穿着既要祛邪,又要固护津液,不使邪去阴伤的原则,起到了对疾病既要治疗又要防变的作用。对温病治疗使用滋阴法的机会甚多,其目的不在于滋养阴血,而在于生津养液,这与现代医学重视机体失水和丢失电解质而采用补液方法具有相同的意义〔3〕。此法实际就是预防、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紊

4、乱的理论及方法,是通过调动、调整人体对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调节和代偿能力,而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与现代医学的液体疗法比较,中医学的养阴生津疗法确有其独到之处〔4〕。  2 养阴以制火  津液属阴,温邪属阳。无论是在温病的初期、中期,还是末期,都存在着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热邪的亢盛最易灼烁阴液,造成阴液的亏虚,阴虚阳更旺,更助热势,而使邪毒更盛,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亡阴”,这是“阳盛则阴病”的病理变化,过亢之阳必然导致阴液的亏虚。吴鞠通说:“热病有余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而养阴生津就是以补不足之水,来制过亢之阳。  临床上广为运用的甘寒生津之沙

5、参麦冬汤、益胃汤,咸寒滋液的加减复脉汤,以及甘咸合用的增液汤都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正如吴鞠通所说“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现代研究证实,养阴生津药物能够中和、对抗、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所产生的致热原,从而起到制火的作用。有论述认为,保津养阴之机理,总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直接和间接的清除,二是对机体功能代谢的调整和对损伤组织的修复。其具体的作用机理,可能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作用于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不同阶段和多个环节〔5〕。养阴生津药物能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与一般的补液有明显的不同。动物实验表明:清热养阴方对小白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并有增强小白鼠血清抗体产

6、生的作用。这是某些重症感染或长期发热不退难以治愈的病例,经用养阴清热治疗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1〕。  3 养阴以透邪  伏气温病初起因阴液不足而内伏之热不能透达。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其“冬令收藏未固”说明肾精先虚。柳宝诒说:“尝读喻嘉言《尚论后篇》少阴温病,凡正虚不能托邪者,必用麻附细辛汤以温经托邪,其用意仍不免偏于伤寒一面,但寒伤人之阳,温病烁人之阴,而其为正虚邪实则一也。仲景既立助阳托邪之法以治伤寒,从对面推想,岂不可用助阴托邪之法以治温病乎?”“伏温发于少阴,在肾脏先虚之人,不能托邪外达”。故提出“养阴

7、托邪”,临证常用鲜生地黄、玄参与豆豉、薄荷配伍养阴托邪。  伏气温病阴精的先亏,加之病变过程中,里热炽盛,阴液更易耗损,采用养阴生津法,有助于里热的外透。所以在春温病的辨证治疗中,以玄参、生地黄、麦冬、芦根、天花粉等为主的养阴透邪药贯穿始终。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过程中,更充分地体现了养阴透邪的思想。有学者认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养阴生津法必须坚持早用、重用,贯穿全程。发热期解毒养阴,低血压休克期大剂量养阴生津,少尿期滋阴泄邪,多尿期滋阴生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