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ID:963134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4

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_第1页
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_第2页
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_第3页
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_第4页
资源描述:

《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哲学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读史使人明智,学哲使人深刻。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作为世界观,它提供了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蓝图,从本质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方法论,它与各门科学紧密联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人才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加强科学精神和哲学素养的培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会做人。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基础科学。

2、它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经验总结。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化学与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化学素材,发掘化学学科内涵,渗透哲学思想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一、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客观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从宏观角度,宇宙万物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原子又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用扫

3、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硅原子的图像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学生在学习《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等相关章节时,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哲学观点。本文由.L.收集整理  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的变化是永恒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永远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运动、发展和变化。而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物质及其变化。如,高锰酸钾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扩散、碘单质的升华、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玻璃棒蘸取浓氨水与浓盐酸的白烟实验、Fe3+和Cu2+的纸上层析等实验现象都可让学生观察到物质微粒运动的真实情景。此外,师生在共同研究化学平衡、沉

4、淀溶解平衡、水解平衡以及电离平衡时,动态平衡就充分揭示了平衡并非变化的停止。结合这些化学事实,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而静止则是暂时的、相对的。如,教师在讲解沉淀溶解平衡知识点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定质量的、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的外形发生变化,但经定量分析其质量未发生改变,此实验说明沉淀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  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  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一点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不胜枚举。以苯、甲苯和苯酚为例。甲苯和苯酚都可以看成是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分别被一个甲基和羟基取代后

5、的产物。在甲苯分子中,甲基和苯环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甲基的存在使得苯环上的甲基的邻对位的氢原子变得更加活泼了,表现为甲苯可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硝基甲苯,而苯在相同条件下只能生成硝基苯;另一方面,苯环也影响了甲基,使得甲基变得更加活泼,表现为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而苯却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同样,在苯酚中,羟基和苯环是相互影响、互相联系的。酚羟基的存在使得苯环上位于酚羟基的邻对位的氢原子变得更加活泼,表现为苯酚易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而甲苯在铁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只

6、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一溴甲苯;另一方面,苯环也影响了酚羟基,使得酚羟基变得更加活泼,表现为酚羟基中的氢能电离,呈现出极弱的酸性,而甲苯中甲基上的氢原子就不能电离,不表现酸性。同理,质量守恒定律、电子守恒规律、离子电荷守恒规律、能量守恒与转化规律等都充分体现了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化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是不断发展形成的,原子结构的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电离理论的发展等都是通过无数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历经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复杂过程才发展到今天。众所周知,化学发展至今,依然存在着众多难题需要克服与解决。如环

7、境保护问题、能源危机问题、食品威胁论问题等等。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同时,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发展观。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组织教学,不仅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用行动来见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教师也可利用大量的化学史实来说明这一点。如,拉瓦锡通过实验推翻了燃素说,发现了燃烧的氧化本质;维勒通过人工合成尿素,否定了

8、传统有机物的定义;道尔顿通过长期的气象观测和气体实验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居里夫妇经历过无数次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