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众国家认同转变的原因探析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转变的原因探析

ID:9622433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4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转变的原因探析_第1页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转变的原因探析_第2页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转变的原因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台湾民众国家认同转变的原因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台湾民众国家认同转变的原因探析台湾民众国家认同转变的原因探析认同(identity)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社会科学家对于认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我(me)的形成,分析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塑人对于自我的认知。国家认同则是指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这个国家是何种国家的心灵活动,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属的政治共同体的期待。国家认同包含族群国家、文化国家或政治国家,基本上可分成族群血缘关系、历史文化传统、与政治社会经济体制。简单来说,则可区分为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等三个层面。1987年解

2、除戒严以前,台湾民众对于国家认同的概念,基本上有高度共识,虽然出现台独运动,但是,威权统治下,认同中华民国或中国是台湾的主流思维。戒严后,民主与自由取代传统的三民主义意识形态,台湾民众国家认同也随之发生转变。近年来台湾相关民调显示,倾向台湾人认同的民意呈逐年上升之势,而倾向中国人认同的民意则明显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台湾社会民主化的影响  从西方的研究来看,促使一种新国家认同的产生,民主体制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对台湾而言,1987年解除戒严后,台湾社会逐步走向民主化与多元化。1996年台湾首次举行

3、总统民选,台湾领导人的权力来源首次诉诸于全体选民的支持,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选战期间,候选人选举策略往往会强化台湾意识。民主化的发展,使得政治领袖必须走向群众,在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虽然大一统仍然是一个主流的思想,但争取的选民是以台澎金马地区民众为主,无法要求大陆民众的支持,因此,台湾认同随着选举的需求而增加,从过去的禁忌,变成常态化的要求,到最后成为所有寻求民众支持的总统候选人必须建立的形象。  以2008年马英九当选总统时发表的当选感言为例,在2500多字的谈话中,马英九18次提到台湾,11次提及台

4、湾人或台湾人民,只有使用到1次中华民国,那是说明他当选第12任中华民国总统时提到的。马英九的谈话中,是以台湾主体、台湾人民为要求,台湾的政治认同与台湾人的身份认同颇为强烈。在台湾的政治人物中,马英九并不是倾向台湾独立的政治人物,然而,面对民主化发展,当台湾领导人直接面对民众的选战要求时,台湾主体意识仍然被凸显,并成为政治领袖论述的重点。因此本文由.L.收集整理,民主化的发展,特别是总统的直接民选,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台湾认同转变的发展。  二、台湾社会政治化的影响  从建构论的观点看,认同的转变可以经由人为

5、的建构而成,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认识政治体系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个人的政治认知及对政治的反应。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政治领袖的言论透过媒体的报导,可以影响社会对于政治的看法,透过学校教育的过程,也可形塑人们的认知。从台湾领导人公开发表的谈话来看,领导人民选前,中国人认同相当高,民选后开始有所转变。民进党执政后,强化了台湾人认同的论述,这样的论述强化了台湾人身份认同;在政治认同上,总统民选前,总统候选人的台湾政治认同也偏向大中国,总统民选后开始出现变化。民进党执政后,在台独党纲指导下,一方面强化台湾政

6、治认同,另一方面也强化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中国政治认同,大搞一边一国。2006年以后,陈水扁在公开讲话中,多次称中国大陆为中国,台湾为台湾,此种一中一台的一边一国论述,与其民选前的大中国论述,呈现非常明显的对比。政治人物对认同转变的论述,对于台湾民众的身份认同与政治认同一定会产生影响。1996年首次民选总统,国民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李登辉在选举过程中提到要建立伟大的台湾,强调要创造台湾的政治奇迹,这样的论述开启了执政者对台湾认同的强化。尔后,台湾认同成为台湾选举过程中的重要要求,1998年马英九竞选台北市长时,

7、还提出新台湾人的要求;陈水扁当选总统后,对台湾人的身份认同也持续强化。政治人物的论述显然影响了民众的认同转变,虽然不一定完全改变,但对于台湾民众政治认同与台湾人身份认同的强化与提升,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三、外交因素的影响  1971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台湾代表的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国际组织与主要大国在一个中国原则下,纷纷同台湾断交,台湾的外交处境限入困境。在双边关系方面,台湾邦交国数目有限,由于大陆是大国,有诱人的广大市场,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国际社会只有很少数的国家愿意

8、冒着与中国断交、失去大陆市场的风险,与台湾建交。在多边外交上,台湾也无法参与多数的重要国际组织,特别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同时,这样的外交处境更加深了两岸间的互不信任,使得台湾的认同危机更加严重。应该说,为遏制台独,大陆对台湾的外交孤立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外交挫败带来的挫折感,也使得许多台湾民众陷入一种认同危机,即如果在国际社会台湾不能使用中华民国,那么应该使用哪个名称?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在台湾,还是台湾?住在台湾的人又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