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93921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5-03
《全漢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上的重要貢獻(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漢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上的重要貢獻(下)三、物價史研究關於中國物價史的研究,全先生更屬開路先鋒。[1][2]研究二十世紀以前的中國物價,非常困難。首先是材料缺乏,無論是官書、地方志、或私人著述,記錄零碎而又多不明確。原始材料如商店帳簿、土地買賣契劵、收租簿、官方報告,保存無多。其次,中國過去幣制和度量衡不統一,斗的大小、秤的輕重、尺的長短、地畝的寬狹,因地因時而異。銀兩和銅錢的成色及重量,也各地互異,且有公鑄私鑄之別。因此,即使千辛萬苦收集到一些物價材料,仍然難以作時間上或地區間的比較。在重重困難之下,全先生多年來
2、日以繼夜地搜求整理,做出了可觀的成績。今天我們對於民國以前約一千三百年間的物價變動,有一個粗略的瞭解,不能不歸功於他。滿清入關以前的物價變動的趨勢,除前述二篇有關宋、元紙幣通貨膨漲的著述以外,他還著有〈唐代物價的變動〉、〈北宋物價的變動〉、〈南宋初年的物價大變動〉、〈宋明間白銀購買力的變動及其原因〉、及〈明代北邊米糧價格的變動〉等論文。現將他研究唐、宋物價的成果簡述如下:關於唐代約三個世紀期間,他發現曾經發生三個物價下落時期和四個物價上漲時期:(一)開國後十年(618-627)因承隨代幾度對外征伐之後,加以農產失收
3、,物價昂貴。(二)從貞觀初期到高宗前半期許(629-666)約共38年間,政府鼓勵生產,改善錢幣,田禾豐稔,百物低廉,是政治史上的貞觀永徽之治。(三)高宗後期到玄宗即位之前近世紀期間,錢幣貶值,水旱間發,物價有騰漲之勢,不過上漲程度並不厲害。(四)開元、天寶時期(713-755),社會經濟繁榮,百物豐盈,物價廉賤,是歷史上難得的昇平盛世。(五)公元755年安祿山叛亂,結束了這個千古歌頌的黃金時代。此後三十年間,因受戰爭破壞,凶荒迭見,以致物價空前飛漲。(六)從德宗貞元間到宣宗大中年間(785-859)的七十餘年,物
4、價有長期下降之勢。這是由於政府實施砍稅法,人民必須以錢納稅;同時,商業發達,對於錢的需求亦增。他方面,銅產不足,佛寺及工業用銅又大量增加,市場上錢的供給不能適應需求,演變為錢重物輕的現象。(七)唐代的最後四、五十年(860-907),戰亂連年,災荒頻仍,物品供應非常缺乏,物價於是又扶搖直上。同樣地,全先生也把北宋物價變動勾晝出一個輪廓。他將北宋一百六十多年的物價變動劃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960-1022),物價長期下落,主要是由於農產增加和貨幣緊縮二個因素所造成。第二個時期(1023-1067),因受西夏戰爭
5、影響,耗費甚鉅,財政收支失去均衡,物價上漲。第三個時期(1068-1100),物價趨向低落。他認為當時物價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王安石實行募役、青苗等新法,對於貨幣的需要大增。第四個時期(1101-1127),物價升騰。此時政府鑄錢貶值,加以私鑄流行,所以幣值大跌,被金人圍攻時,交通阻斷,更加速物價飛躍趨勢。考察北宋鑄錢數額,在第一時期內每年低至五十萬貫,高不過一百八十萬貫。在第二個時期,每年大都鑄錢百餘萬貫。第三個時期,鑄額突增,每年最少約二百九十萬貫,最高達五百萬貫以上。[3]王安石新法,固然大為增加貨幣需求,同時
6、貨幣供給也大幅擴張,所以物價是否趨向下降,值得商榷。當然,當時物價水準王如對西夏用兵時那樣高漲,是易於瞭解的。全先生對於清代物價研究,用力最勤。他對於這個時期物價史的貢獻,我以為比他在唐宋物價研究上的貢獻還大。他研究清代物價的著作包括後列數種:《清中葉的米糧市場與貿易》(Mid-Ch’ingRiceMarketsandTrade,與RichardA.Klaus合著)、美洲白銀與十八世紀中國物價革命的關係)、〈清雍正年間的米價〉(與筆者合著)、〈清中葉以前江浙米價變動趨勢〉、〈近代四川合江縣物價與工資的變動趨勢〉(與
7、筆者合著)、及〈清康熙年間江南及附近地區米價〉。他的糧價研究,對於增進清代經濟之瞭解有二大貢獻:第一,他發現從十七世紀末直到十八世紀終了,糧食和其他物價有長期上升的趨勢,而且這種上升趨勢和當時美洲白銀的大量進口有莫大關係。如前所述,明清時代,白銀已成為中國主要貨幣之一。但是,中國國內銀產不豐富,白銀的來源主要在國外,尤其是美洲。當時西方人到東方殖民貿易者日多,對中國絲、茶等產品需求很大,於是隨著中外貿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白銀流入中國。白銀進口越多,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數量也愈多,結果造成長期物價上升的趨勢。有一點值得指
8、出,即十八世紀的中國經濟空前擴張。人口約從二億上升至三億左右,耕地從七億五千萬畝增加到十億至十一億畝。其次,國際貿易大社發展,國內各地區間貿易也顯著增加。再次,若干專業的工商市鎮紛紛出現。這些現象€顯示,當時全國的生產與所得也大幅膨漲。[4]生產與所得增加,市場交易數額擴大,對於貨幣的需求也必相應增大。在這種情形下,白銀流通額增加,末必會造成物價的上漲。不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