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培优辅导复习 函数与方程思想试题7

高考数学培优辅导复习 函数与方程思想试题7

ID:9592163

大小:326.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3

高考数学培优辅导复习 函数与方程思想试题7_第1页
高考数学培优辅导复习 函数与方程思想试题7_第2页
高考数学培优辅导复习 函数与方程思想试题7_第3页
高考数学培优辅导复习 函数与方程思想试题7_第4页
高考数学培优辅导复习 函数与方程思想试题7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培优辅导复习 函数与方程思想试题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就是用函数、方程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问题,从而可利用函数的性质、图象或解方程来获得问题的解的一种思维策略。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许多问题一旦转化为函数或方程来研究,思考的方向就会非常明确,从而有效解决。1.已知,则的最大值是()(A)(B)(C)(D)2.方程有三个相异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B)(C)(D)3.若函数分别是上的奇函数、偶函数,且满足,则有()(A)(B)(C)(D)4.已知,(、、),则有()(A)(B)(C)(D)5.若关于的方程有实

2、数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6.已知,,对于值域内的所有实数,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7.关于的不等式,当时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8.设,若有且仅有一个常数使得对于任意的,都有满足方程,这时的取值的集合为9.已知数列是由正数组成的等差数列,是其前项的和,并且,(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不等式对一切均成立最大实数10.已知函数()图象上有两点,满足且。(1)求证;(2)能否保证和中至少有一个为正数?请证明你的结论。基础大题自测(九)1.已知在中,

3、,向量,,(1)求角的大小;(2)求的取值范围2.甲乙两个人进行射击,甲射击一次中靶概率是,乙射击一次中靶概率是,已知、是方程的根,若两人各射击5次,甲中靶次数的方差是。(1)求、的值;(2)两人各射击一次,中靶至少一次就算完成目的,则完成目的的概率是多少?(3)两人各射击2次,中靶至少3次就算完成目的,则完成目的的概率是多少?3.如图所示,等腰的底边,高,点是线段上异于点、的动点.点在边上,且。现沿将折起到的位置,使。记,表示四棱锥的体积。(1)求的表达式;(2)当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3)当取得最大值时,求异面直线

4、与所成角的余弦值。函数与方程思想参考答案1.B2.C3.D因为,用替换得:因为函数分别是上的奇函数、偶函数,所以,又解得:,而单调递增且,∴大于等于0,而,故选D。4.B法一:依题设有∴是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实根;∴∴故选(B)法二:去分母,移项,两边平方得:∴故选(B)点评解法一通过简单转化,敏锐地抓住了数与式的特点,运用方程的思想使问题得到解决;解法二转化为是、的函数,运用重要不等式,思路清晰,水到渠成。5.原方程可化为∵是函数的函数值.∴问题等价于求函数的值域.记∴问题又化为求函数()的值域.∵记∴()∴即的取

5、值范围为6.或解析∵,∴原题转化为:恒成立,为的一次函数(这里思维的转化很重要)当时,不等式不成立。∴,令,问题转化为在上恒大于0,则:;解得:或评析首先明确本题是求的取值范围,这里注意另一个变量,不等式的左边恰是的一次函数,因此依据一次函数的特性得到解决。在多个字母变量的问题中,选准“主元”往往是解题的关键。7.或分析: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如果能分离系数,就可以转化为函数的最值来处理.解:设,,则原不等式可化为,原问题等价于大于函数,的最大值∴,得或即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8.解:由已知,得(其中),函数为反比例函数,在(

6、)上为单调递减,所以当时,又因为对于任意的,都有,所以,因为有且只有一个常数符合题意,所以,解得,所以的取值的集合为。9.解:(1)设的公差为,由题意,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由题意对均成立,记,则。∵∴即随增大而增大,∴的最小值为∴,即的最大值为。10.简析:把握方程根的意义,构建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和函数的单调性和不等式结论求解。(1)由知,或即,是方程的两根。所以,即因为且,所以,所以,即即因为,所以⑵设的两根,.由,可知其中一根为1,另一根为由,,知因为且,所以即即即所以即设由(1)知或若,则故,又在上为增函数,

7、所以同理,当时,有.故和中至少有一个为正数基础大题自测(九)参考答案1.解:(1)由得即∴由于是的内角,故可得(2)由及可得,即由正弦定理得所以,所以由知故所以即的取值范围为2.解:(1)由题意可知x甲~B(5,p1),∴Dx甲=5p1(1-p1)=Þp12-p1+=0Þp1=.又·=6,∴p2=.(2)设事件A,B分别表示甲、乙能击中.∵A,B互相独立∴P(`A·`B)=P(`A)P(`B)=(1-P(A))(1-P(B))=(1-p1)(1-p2)=×=∴1-P(`A·`B)=为所求概率.(3)两种情况:击中3次概率

8、C()2()0×C()1()1+C()1()1×C()2()0=;击中4次概率C()2()0×C()2()0=.所求概率为+=3.解:(1)由折起的过程可知,平面,,()(2),∴时,,单调递增;时,,单调递减;∴时,取得最大值;(3)过作交与,则,,,,在中,,∴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