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ID:9588300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3

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_第1页
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_第2页
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_第3页
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教育公平视阈下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理想状态下,教育资源应该达到完全优质和完全充足,然而现实中总是很难实现,因此,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总存在着资源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河南农村基础教育积贫积弱,由此引发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也愈演愈烈,关注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问题已经不容小觑。  一、教育公平的含义界定  关于教育公平的含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瑞典的胡森(usen)教授提出了教育公平分析的三个维度,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这三个维度成为当今

2、分析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框架。在实际研究中,教育公平问题往往被转化为教育平等问题。一般来说,教育平等包括受教育权利平等和受教育机会平等。受教育权利平等要求社会对所有成员不分性别、年龄、身份、财产、民族给予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从起点上保障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公民在享受平等受教育权的基础上,社会应给予所有受教育者同样的教育机会,即保障受教育过程的平等。在研究具体的教育公平问题时,通常从受教育权利不平等和受教育机会不平的教育现象入手,研究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

3、来看,当前的资源配置模式无法保障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种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结果的不公平。  二、河南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现状透视  (一)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无法保障受教育权平等  保障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起点平等应基于不偏袒非歧视原则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保障受教育者入学机会本文由.L.收集整理的平等。然而,河南农村却长期存在着受教育者受教育权不平等的现象。  1.农村弱势群体学生被动入学  基于学校布局调整的大背景下,部分农村学校被关闭,或被要求停办、合校、

4、并校,致使农村学校的数量大幅削减,一些农村学校开始实行寄宿制。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该市在2013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农村小学1至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原则上每个乡镇都应设置初中[1]。从中不难发现,安阳市部分中小学仍然存在低年级学生寄宿的现象。而且即使根据要求每个乡镇都设置初中,这样的办学规模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入学的需求。实际上,这种教育资源的稀缺就是一种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学校数量少等于剥夺了

5、学生的选择权。此种隐藏的不平等违反了受教育者不分性别、年龄、身份、财产、民族等原因应享有平等受教育权的原则。  2.隐性辍学日益严重  因中小学布局调整而造成上学路程普遍增加和学习成本大幅增长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原因之一,加剧了农村学生隐性辍学的问题,导致辍学率回升。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为例,当地2006年全县中招报名人数达13523人,而2010年中招报名人数降至不足6500人,这个变化仅仅经历了短短的五年时间[2]。与此同时,那些拥有经济优势的农村家庭有条件选择优质教育资源聚集的名校,他们的孩子可以享受到相对优质的教

6、育资源,而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只能进入优质教育资源欠缺的普通学校就读。而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学生,因无法享有优质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学习结果上的表现,其平均水平普遍低于优质学校的学生。这造成了新一轮的受教育权利的不平等。  (二)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无法保证受教育机会平等  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解决入学机会上,也体现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方面。通过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让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友好相处,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河南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无法保障受教育

7、机会平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习环境差  河南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环境并不理想,很多农村学校至今还存在诸如校舍陈旧、基本教学设备短缺、体育设施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问题。还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仍然在努力实现一无两有(即学校无危房,班级有教室,学校有课桌)的目标。以河南省民权县为例,2005年民权县农村有10所初级中学,总建筑面积30508m2,而危房面积就有4635m2,占15.2%,与河南省规定的学校危房面积不能超过1%的标准差距甚远[3]。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学生,其学习能力、情感发展以及人

8、际交往能力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学生,无形中造成农村教育不平等的问题。  2.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为教师的学历低和职称低。据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河南农村小学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