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83568
大小:6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5-03
《浅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认识论抱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认识论抱负论文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 认识论 知识辩护论文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知识属性问题的一条重要进路。近来,SSK的认识论抱负,关于知识的观点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鉴于此,在与传统认识论的比较中阐释SSK的认识论抱负,通过比较SSK与传统认识论一脉相承的研究旨趣和研究进路上的差别,表明其对知识研究的重要意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自80年代以来,逐步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从其称谓来看,SSK与社会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其思想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科学社会学和知
2、识社会学的传统,因此在科学哲学家看来,SSK的社会学抱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SSK最初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是以一种“反科学”的姿态出现的,很多学者将SSK看作是一种解构科学客观性的事业来看待。所以,更多关注它对传统科学哲学的背离以及对传统科学观的批判,这事实上忽略了SSK的认识论抱负,以及SSK对认识论的一种积极贡献。近来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认识论抱负,开始挖掘其完全不同于传统认识论的研究进路对知识本性问题所作研究的重要意义。SSK有着强烈的认识论抱负,其核心主张是以一种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方式对科学知识进行描述性研
3、究,并得出科学知识产生过程中社会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结论。SSK的这种认识论抱负早在知识社会学的代表人曼海姆那里就有体现。曼海姆希望用社会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思想。由于深受德国思辨哲学的影响,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带有极强的认识论色彩,他希望通过经验调查、描述和结构分析来说明社会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影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通过认识论方法考察社会与思想的关系。他试图表明,构成知识信念的是社会而不是个人,主张知识社会学应关注社会环境,而不应仅局限于对个人思想的关注。因此知识社会学的任务是:“通过大胆的承认知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来解决知识
4、受社会制约的问题,并用它们来检验我们的理论。……知识社会学的目标就是将得出的结论变为最可靠的真理,因而更接近于把握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论。SSK继承了知识社会学的这种哲学旨趣,并进一步将“知识”范围扩大,把一直被知识社会学排除在外的科学知识也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在SSK看来,要想对知识的本性问题作全面的考察就不能将科学知识置于这种分析之外。一直以来,知识社会学家和科学哲学家都认为,与文学、艺术、宗教相比,科学知识在认识论上具有特权地位,科学知识的内容本身,即科学理论,不受社会历史和环境因素直接影响,是完全由自然界决定的,科学知识是对
5、客观世界的镜式反映。“科学知识理应排除在社会学分析之外,免于社会学劫难”。但随着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二分的消解,奎因对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区分的批判使得科学知识的认识论特权地位岌岌可危。受这些思想影响,SSK认为个人的经验和理性不是知识何以产生的有效来源,“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既不表示它的个体成员们的感觉经验,也不表示可以称之为他们的动物性知识之总和的知识。因此我们的文化所具有的知识—正像它在我们的科学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一一并不是关于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为自己而经历或者学习的某种实在知识。……是编织而成的故事”。因此社会学因
6、素对于科学知识是决定性的,科学知识与其他知识形态一样都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它不能免于社会学的拷问,因而也必须接受社会学的分析。所谓社会学的分析就是对科学知识的具体产生进行经验研究。在此前提下,他们或者关注科学争论如何受到利益驱动,或者将争论还原到历史语境之中,或者讨论争论结束的机制,或者从人类学视角在实验室这个特殊的语境中描述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以局外人的眼光和术语描述实验室生活。虽然SSK内部各个学派之间在观点和研究进路上存在很大差别,甚至对于一些问题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1.知识何以可能:从知识如何为真
7、到知识如何建构SSK首先关心的是“知识何以可能”,“知识的有效性如何”的问题。在这一点上,SSK与近代认识论一脉相承。我们知道,近代认识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如何获得知识,关注认识的来源、范围及其客观有效性的问题,而在当代认识论研究中,主流的学派更加注重对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辩护条件的研究,使得辩护成为当代分析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奎因所倡导的“自然化的认识论”事实上表明,认识论的中心任务要发生改变,从一种规范的认识论走向一种描述的认识论。奎因之后,当代认识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的趋势。SSK尽管是社会学分支,但由于它的对象是知识,特别
8、是科学知识,所以它不仅仍然具有认识论抱负,而且也与社会认识论结合,具有规范性的抱负。它主要从社会的维度探讨了知识的产生。在实践中,SSK将“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转化为科学知识在生产的语境中,是如何被科学家共同体社会建构出来的。因此,知识的可靠性和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