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与“德性”的同一与错位———基于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思考

论“知识”与“德性”的同一与错位———基于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思考

ID:9581216

大小:4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论“知识”与“德性”的同一与错位———基于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思考_第1页
论“知识”与“德性”的同一与错位———基于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思考_第2页
资源描述:

《论“知识”与“德性”的同一与错位———基于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论“知识”与“德性”的同一与错位———基于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思考摘 要:“知识”与“德性”的同一性源于苏格拉底的著名格言“德性即知识”,体现了苏格拉底在哲学层面上的本质内涵。然而,在现代社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知识”与“德性”的同一关系嬗变为严重的错位,违背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意图。因此,对“知识”与“德性”的错位现象进行客观、辩证地述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关键词:德性;知识;同一性;错位Abstract:TheequalityofKnoSocratespmotto“virtueisknoentsnooderns

2、ensetomentthedislocationofthemobjectivelyanddialectically.Key.其次,有“知识”未必有“私德”。私德是与私人生活密切相关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行为,其标准是增进他人的利益。[7]与“知识”发生严重错位的不仅包括“公德”,还包括“私德”,它在现实社会中同样诠释了与“知识”的相悖。如果说“公德”的沦丧造成对社会最多数人利益的危害,那么“私德”的败坏却又严重伤害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例如自己的家人、亲戚和朋友等。审视现实,背负贪污受贿、公款私用等丧失“公德”罪名的高官陈良宇,同样在“

3、私德”范围行为不检,利用职务和权利之便进行权色交易。且不说他的家人是否在意,就其个人的行径而言,其所作所为无疑会伤害自己的家人,超越了“私德”的界限。无奈,其“私德”的沦丧却是在权利的遮蔽之下,别人奈何不得。更为荒唐的是,还有一些高官虽然拥有较高的人力管理学位,却将他学到的知识用在管理自己的情妇群体之中。这些人的学识和能力毋庸置疑,但是随着他们地位的提升、权利的无限膨胀,不但将“公德”抛于脑后,甚至弃“私德”于不顾,再次上演了“知识”与“德性”严重错位的悲剧。(二)无“知识”有“德性”首先,无“知识”有“公德”。苏格拉底“德性与知

4、识”阐述的是德性以知识为根本,有“知识”才有“德性”,无“知识”便无“德性”,凸显了“知识”的重要地位。然而,在现代社会,“知识”并不是“德性”的充要条件,即使拥有的“知识”不多,也不能阻碍“德性”光辉的闪烁;即使“无知”,也不能磨灭一个人的“公德”意识。在汶川地震过后,全国上下都在自发组织、以不同形式奉献爱心。凡是参与进来的人,无论有无知识,都说明他们有一颗高尚的“公德”心。其中,一个乞丐艰难地挪动残废的双腿到捐款处,拿出全天乞讨得来、用以维持生计的零钱。客观来讲,他几乎跟“知识”无缘,当人们高谈阔论地从他身旁走过时,他却伸着悲

5、辱的双手乞求恩赐。虽然他的地位低下、身份卑微,但这却与他高尚的“公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此刻,面对一个畏缩的身影,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却早已失去回声。其次,无“知识”有“私德”。在现代的中国,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不但失声于“公德”领域,它对于“私德”而言,同样毫无用武之地。被称为“中华孝亲爱老之星”的谢延信,亡妻灵前,一诺千金,大孝无言,大爱无声。他用自己的真情和忠厚,毕生静心照顾亡妻的偏瘫父母、痴呆弟弟———一个残败的家庭。在他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时,得到了如此之高的评价:“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

6、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8]谢延信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的知识止步于中国60年代的初中阶段。当社会正在跨步前行时,他却因知识的缺少落于他人之后,在社会的角落默默耕耘。但是,他却将“孝道”———一种“私德”发挥到了人间极致,用自己无声的言语诠释了奉献的力量,用自己的真诚付出证实了“无知有德”的存在。在理论上,“知识”与“德性”的错位反映了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理念的历史局限性,同时,在道德实践中又反映了人性恶和善的矛盾性。苏

7、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的本真意图是善的,即倡导“知识”与“德性”的同一,让“知识”为“德性”的发扬服务。然而,由于现实中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知识”与“德性”发生了明显的、严重的错位。那么,如何将二者的关系加以改善,如何恢复“德性即知识”的本真意图,从而改善人性恶的一面,使其“弃恶从善”,弘扬人性善的一面,使其“善上加善”?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对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进行辩证、全面、客观地解读和评析,对“知识”与“德性”的错位进行深入探究,找出让二者回归价值本位的出路,从而弘扬“德性即知识”的哲学意蕴

8、,以促进我国道德教育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