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ID:9579235

大小:5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能量合剂静脉输注,口服辅酶Q10和病毒灵,治疗组150例,相同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散加味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心电图的变化。结果生脉散加味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纠正异常心电图、降低血清心肌酶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生脉散加味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中药疗法;生脉散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

2、、多发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部分甚至造成心脏扩大、心脏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等终身性疾病,严重危害着儿童及青壮年的身心健康。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益心气、养心血的生脉散加味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潍坊市寒亭区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标准。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照1984年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修改的标准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治疗标准。选择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男64例,女86例,

3、年龄5~43岁,平均19岁;病程5~90天,平均78.5天;心电图异常有早搏者81例,窦性心律不齐者48例,窦性心动过速者19例,窦性心动过缓者16例,房室传导阻滞者27例,束支传导阻滞15例。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6~44岁,平均21岁;病程6~91天,平均79.6天;心电图异常有早搏者15例,窦性心律不齐者12例,窦性心动过速者6例,窦性心动过缓者1例,房室传导阻滞者4例,束支传导阻滞者2例,治疗前两组患者来源、性别、年龄、病程、心电图异常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三磷腺苷20mg,肌苷200mg,维生素C2.5g溶于10%葡萄糖溶液2

4、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口服辅酶Q1040mg,病毒灵100mg,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生脉散加味口服(组成:太子参15g,生黄芪20g,五味子15g,麦冬20g,肉苁蓉15g瓜蒌15g,丹参30g,甘草l5g,莲子15g,琥珀粉4g等),每日1剂,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1.3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观测记录心悸、胸闷、气短、咽部充血等指标;(2)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观察心脏情况;(3)血清心肌酶检测。1.4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的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

5、验室各项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值改善60%以上,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值改善30%~60%,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有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值改善<30%,实验室检查无改善。2结果2.1治疗结果治疗组(150例)临床治愈39例,显效63例,有效4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3%;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4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用χ2检验,总有效率χ2=14.3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单项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咽红等进行诊疗结果分析比较,138例心悸患者中痊愈6

6、8例,显效21例,有效4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6.49%。治疗组中心悸、胸闷、乏力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检验均>9.31(P<0.01),而气短、咽红等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检验均<0.67(P>0.05),结果见表1。2.2心电图疗效分析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心律失常的疗效标准,治疗组中早搏、窦性心律不齐总有效率分别是77.8%和77.1%,对照组分别为53.3%和50.0%,两组χ2检验分别是3.93和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窦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89.5%,明显优于对照组(33.5%),差异有统计学意

7、义(χ2=7.88,P<0.01)。关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由于对照组样本量较小,没有可比性,故未做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表1两组单项症状治疗结果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表2两组心电图疗效分析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2.3生脉散加味对血清心肌酶的影响治疗组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照,分别为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