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创作述略

浅谈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创作述略

ID:9575352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5-03

浅谈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创作述略_第1页
浅谈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创作述略_第2页
浅谈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创作述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创作述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创作述略 摘要: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从解读、申说《论语》切入,以虚构人物蔫薑追忆先师的形式再现孔子游学、授业、传布政治主张的行踪轨迹,彰显孔子思想的形成、发展及《论语》的成书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了孔子形象。  关键词:历史小说;孔子题材;河南    1989年,时值孔子诞辰2540周年之际,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推出了长篇历史小说《孔子》。该书出版后膺获了该年度野间文学奖,并在东亚地区和欧美国家得到译介出版,产生了积极的文化影响。  《孔子》全书凡二十万言,内容分五章。以第一人称对话体式结构布局。

2、作品的叙事主人公为作者虚构的具有蔡国遗民身份的孔门弟子蔫薑(其意为干薑、老薑),小说以蔫薑追忆先师孔子生前经历的形式展开情节,再现了孔子在其有生之年游历讲学、授业传道、推布政治主张的行踪轨迹。通过基础于实证性考察的文学想象,描写和勾勒了孔子与门下弟子的社会活动和彼此间的情感关联,探示与彰显了儒家学说的形成、发展以及《论语》的学术思想。小说把舞台置于春秋乱世这个大时代背景,再让孔子一行登台表演,那么,孔子、子路、子贡、颜回以及其他弟子都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符合历史时代的风貌出现在观众面前,而在这历史中产生的孔子言论以及孔子与弟子

3、的问答就必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1}  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创作中,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作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并不鲜见,谷崎润一郎的《麒麟》、太宰治的《竹青》、中岛敦的《弟子》等等均是。然而,上述作品要么截取某一横断面叙写孔子的生活经历,要么从他者视角勾描孔子的人际联系。只有井上靖的《孔子》从解读和申说儒家经典《论语》思想观念作为审视和切入的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了孔子形象。  井上靖在其耄耋之年选择《孔子》为自己的文学生涯封笔收山,与其本人自幼从习汉学、接触并受到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有直接关系。1977年,曾在井上靖

4、和汉学家吉川幸次郎之间进行过一次以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冠名的学术对话,其间井上靖便提及其幼时就读的中学开设有汉文课程,从那时起便对《论语》一类中国文化典籍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强调说自己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用上课的形式,而是自然地深入其中,受到熏陶的。{2}在《孔子》的序文《致中国读者》中,井上靖自述我深感《论语》中孔子对人生的见解里以具有神奇魅力的韵律的现代式语言中蕴藏着全部理想和感受。它深深地打动我们这些即将对人生进行总清算的老人的心。他还说:我晚至七十岁才读《论语》,为之倾倒,到八十岁又将《论语》编成小说,就是《孔子》。③井上靖认

5、为,孔子的思想至今没有过时,鉴于历史书籍和学术著述的阅读面较窄因而影响力有限,只有小说这种拥有最多受众的文体形式才是让更多人接受孔子学说、弘扬《论语》思想的最佳途径。一言以蔽之,折服于《论语》的深刻思想蕴涵是井上靖构思和创作《孔子》的初衷。  在确定将孔子作为小说创作的题材后,井上靖便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广泛搜集、解读、理解、消化与孔子有关的史料 然而,孔子率领门生周游列国,却一再因天命使然而改变行程轨迹。因不得用于卫,孔子决意投奔晋国西见赵简子,携子路、子贡、颜回众位弟子抵达渡口欲渡黄河之际,忽闻晋国政情有变遂被迫放弃晋国之行。孔子仰天

6、慨叹道: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认定此一事件变故系由天命设定。另外,孔子师徒游历途中曾在陈国、蔡国居留数载,后得楚昭王使人聘,孔子将往拜礼、跋涉远奔楚地,目的在于谒见说服楚昭王接受和推行其政治主张。然而,孔子这一经过长期思虑、数年谋划的政治诉求却因楚昭王的突然薨逝而瞬间化为齑粉。井上靖写道:  不得谒见昭王,命也。夫子的心情想必如此,但夫子一言不发,返回宅第之后,坐到可以望见夜空的走廊一隅,等到大伙都来齐了,于是宣布了下一个行动归与,归与。{1}  与天命相争无果,孔子结束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旅,重返鲁国传道授业。  《论

7、语》中记载的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一说,被井上靖的小说表述为我于五十岁时,自觉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上天所赋予的崇高使命。认为既然意识到这种使命感,就应该为之不懈地努力,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应该努力去做,成功与否都是天意。依照井上靖的理解,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自我意识到天赋的使命;二是既然具有这种使命感,就要奋力而为,能否成功,只能由天裁夺。无论任何事情,成功与否只好由天。  井上靖认为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就是不断与天命抗争的漫长的14年。返回鲁国之后,孔子接连受到爱子伯鱼夭折,信徒颜回、子路相继离世的沉重打击。颜回之

8、死引出孔子天丧予!天丧予!的悲叹,可视为其对无情天命的悲诉。如果说,知天命是孔子对其自身使命和生存方式的反思,那么,天丧予则是晚年孔子面对着晚辈后人的接踵谢世,向着天命发出的无奈悲鸣。  井上靖在探讨《论语》中天命观的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