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当代启示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当代启示

ID:9566436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当代启示_第1页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当代启示_第2页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当代启示_第3页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当代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当代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当代启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及当代启示、列宁认为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至关重要。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变成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相对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在这样一个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全新的历史性课题。  一、苏俄当时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提出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提出的合目的性  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是社会主义事业建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十月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沙皇专制统治,国内反动派觊觎新生政权,加之资本主义国家的围攻欲将

2、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摆在苏维埃政权面前的紧迫任务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又好又快的建成社会主义。在社会风气方面,虽然沙皇专制制度不复存在,但其产生的落后的思想一直在影响着俄国人民,他们依旧过着旧式的生活,人们知识水平极其落后,这样一种状况阻碍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等。列宁曾说: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可见,只有在建设大工业的同时完成文化建设,才能有完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换句话说,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配上低水平的文化状态,我们的社会主义仍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提出的合规律性  列宁指出,

3、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基础的经济和政治手段足够了。缺少什么?缺少文化,缺少本领。文化的落后的状况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发挥,使其不得不利用旧制度下的官员,他们身上带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污染了苏维埃政权的纯洁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提出的合规律性,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论断说明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对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巩固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文化建设做得好,人民教育水平高,加上良好的精神状况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开展,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工人,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对于落后国家而言,文化建设

4、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离开了文化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无法推进,更谈不上什么全体人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提法了。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  鉴于苏维埃俄国面临着落后文化带来的种种困扰,列宁在各个阶层中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从现实需求出发  在《日记摘要》中,列宁指出,当我们高谈无产阶级文化及其与资产阶级文化的关系时,事实提供的数据向我们表明,在我国就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状况也是很差的。甚至和沙皇时代比,我们的进步也太慢,列宁对俄国的文化落后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给那些一直沉湎于无产阶级文化幻想中的人一个严厉的警告和责难。如果想

5、要达到西欧一个普通国家的文化水平,苏维埃政权和布尔什维克党还需要做很多必不可少的工作,要进行多么繁重的工作,才能在我国无产阶级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真正达到稍高文化水平。  苏俄落后的文化现状是不争的事实。关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列宁在其晚年著作《日记摘要》提到,1920年初,俄国居民识字的状况是:每1000个男子中识字人数只有409人,百分比远不及50%;每1000个女子中,识字人数只有214人,百分比为21.4%。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其他领导人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状况讲给苏维埃政权及其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带来极大的困难。列宁指出,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

6、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和夺取政权等等方面,而现在重心变了,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去了。所以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跨越的一项任务,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  2、文化建设必须从最基本的扫盲工作开始  列宁一开始就看到了苏俄落后的文化现状阻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那么,苏俄人民落后的文化状况是如何阻碍布尔什维克党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的呢?  首先,苏俄的文化落后直接表现在文化教育水平极低,不识字的文盲和半文盲占整个社会人口的觉得多数。由于人民的文化水平有限,农村中的状况更为严重,因此使得一些行之有

7、效的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例如,在农村中推行的合作社制度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本是一项好的制度,但是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该项政策难以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因此列宁认为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至关重要,当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后,他们自然就会明白参加合作社的好处。另外,由于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导致他们不能参与社会管理,不能有效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尽管人们有着强烈的参政热情。文盲率高只是苏俄文化落后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鉴于此,列宁提出了文化建设必须从最基本的扫盲工作开始,并在1921年签署了《关于扫除文盲》的法令,规定凡是那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