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ID:9565225

大小:4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3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_第1页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_第2页
资源描述: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作者:陈丽花,李志军,王定勇【摘要】  目的研究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L.)抗乙肝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马鞭草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用IR、ESI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杨梅素(3)、熊果酸(4)、马鞭草苷(5)和杨梅苷(6)。结论首次报道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关键词】马鞭草

2、杨梅素抗乙肝作用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hemicalconstituentsintheantiHBVactivefractionofVerbenaofficinalis.MethodsTheconstituentsnchromatographyandthinlayerchromatography,andthEirstructurestheeffectivefractionofVerbenaofficinalis:kaempferol(1),querceti

3、n(2),myricetin(3),ursolicacid(4),verbenalin(5)andmyricetrin(6).ConclusionsChemicalconstituentsintheantiHBVactivefractionofVerbenaofficinalisthisplantforthefirsttime.  Keyicalconstituents;myricetin;antihepatitisBvirus  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L.)为马鞭草科

4、(Verbe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名医别录》,民间以其全草或带根全草入药。马鞭草作为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活血通经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水肿、痢疾、黄疸等证[1]。现代研究表明,马鞭草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和HBsAg,并能抗乙肝纤维化[2-3]。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技术[4],作者筛选到马鞭草抗乙肝活性的有效部位。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对该有效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槲皮素(2)、杨

5、梅素(3)、熊果酸(4)、马鞭草苷(5)和杨梅苷(6),其中化合物3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仪器与材料  熔点用XRC1显微熔点仪(四川大学科仪厂制造)测定,温度计未校正;红外光谱用NicoletPROTG460光谱仪测定,溴化钾压片;核磁共振用BrukerAM500型核磁共振仪测定,TMS为内标;ESIMS在HP1100LC/MS上测定。柱色谱用硅胶(200~300目)、薄层色谱用硅胶(10~40μm)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SephadexLH20为美国GE公司产品

6、,ODS为日本YMC产品。马鞭草于2008年8月采自广东省广州市,由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曾令杰博士鉴定为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L.)。  2提取与分离  取阴干的马鞭草10kg,粉碎至约60目,用适量甲醇室温浸泡3次,每次7d,合并提取液,抽滤,减压回收甲醇得墨绿色黏膏状提取物280g。取该提取物250g分散于适量热水中再转移至2500mL分液漏斗,依次用石油醚、CHCl3萃取3次(每次用1000mL溶剂),除掉极性小的化学成分,再用EtOAc萃取3次(每次用1000mL),

7、减压浓缩乙酸乙酯萃取液后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35g。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为马鞭草抗乙肝活性有效部位[4]。有效部位经硅胶柱层析(200~300目),三氯甲烷甲醇系统(体积比20∶1~0∶1)梯度洗脱。TLC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共得到7个部分;各部分再经SephadexLH20柱层析[洗脱剂为甲醇水(体积比3∶2)]、ODS柱层析[洗脱剂为乙腈水(体积比1∶1)]、制备薄层层析(展开剂为氯仿甲醇体系)等反复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1(20mg)、2(38mg)、3(15mg)

8、、4(30mg)、5(55mg)和6(10mg)。  3结构鉴定  化合物1:黄色粉末,mp275.0~276.5℃。HClMg试验显阳性。ESIMS(m/z):287.0[M+H]+。1HNMR(500MHz,DMSOd6)δ:12.18(1H,s,5OH),8.15(2H,d,J=8.5Hz,H2′,6′),7.02(2H,d,J=8.5Hz,H3′,5′),6.55(1H,d,J=2.0Hz,H8),6.27(1H,J=2.0Hz,H6)。13CNMR(125MHz,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