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58078
大小:7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5-02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一、文学地理的意识和方法源远流长 文学地理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学者梁启超提出的(见《中国地理大势论》),但是它的渊源,却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L.部诗歌总集《诗三百》编辑成书的年代。春秋时代的学者把《诗三百》中的国风按照不同的王国和地区来分类,所体现的就是文学地理的意识。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左传》,在襄公二十九年这一部分,记载了吴公子札对国风的评价,这一段话所体现的,也是文学地理的意识。 东汉的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在讲到故秦地的雍州、梁州
2、以及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一带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时,一再援引《诗经》秦风、豳风中的某些篇章和诗句加以印证。如果说,班固的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以诗证地的话,那么,南宋的朱熹在《诗集传》里,则大量使用了以地证诗的方法。朱熹明确指出:看诗,要看他风土,看他风俗。所谓看他风土、看他风俗,就是考察文学所赖以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以诗证地的方法可以说是人文地理学的方法,以以地证诗的方法则可以说是文学地理学的方法。 在班固之后,朱熹之前,还有南朝的刘勰,唐朝的魏征,都有过文学地理方面的言论。刘勰的《文心雕龙&
3、bull;物色》讲到了文学与山林皋壤即地理环境的关系,并且提出了江山之助这一命题。魏征的《隋书•文学传序》则把江左的文学与河朔的文学进行比较,他所使用的方法正是今天的文学地理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 宋代以后的许多文学流派,习惯于以地域来命名,例如江西诗派、永嘉四灵、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常州派等,通过这样的命名来彰显流派,或多或少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学主张或创作倾向。至于那些以地域命名的诗、文、词总集,例如《会稽掇英总集》、《河汾诸老诗集》、《成都文类》、《湖州词征》、《粤西诗载》,等等,更是数不胜数。还有许多诗话、词
4、话,在讲到某些流派的时候,也习惯于和当地的地理环境联系起来,例如胡应麟的《诗薮•外编》把明初诗坛分为吴诗派、越诗派、闽诗派、岭南诗派和江右诗派,实际上就是根据诗人的地理分布以及诗歌的地域特点所作的划分。可以说,古人已经具备明确的文学地理意识,也经常使用文学地理的研究方法,只是他们还没有文学地理这个概念,还没有文学地理学的学科意识而已。 20世纪初期,随着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和方法引进到中国,以刘师培、王国维、汪辟疆等为代表的前辈学者,开始把古人关于文学地理的片断的言说,发展为较有条理的文章。刘师培的《南北文学不同论》(
5、1905)、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1908)和《元剧之时地》(1915),汪辟疆的《近代诗派与地域》(1934),都是较有价值的文学地理方面的论文。虽然他们也没有使用文学地理这个概念,也没有形成文学地理学的学科意识,但是他们的研究本身,实际上开启了20世纪文学地理研究之先河。 遗憾的是,一个世纪以来,文学地理并没有像文学史一样,发展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原因在于:(1)国外没有文学地理这个学科,所以刘师培、王国维等人也没有像林传甲、谢元量等人写作《中国文学史》那样,写出一本《中国文学地理》,他们无从借鉴;(2)中华人民共和
6、国成立之后的头三十年,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人文地理学科被当作资产阶级学术而遭到批判,除了边疆地理之外,人文地理的其他学科几乎全被打入冷宫。在中国内地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地理环境、地域性这一类的概念,都成了非常敏感的字眼,谁要是提这些东西,谁就有可能被扣上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帽子。因此,自从汪辟疆的《近代诗派与地域》发表之后,文学地理的研究中断了半个世纪。 二、文学地理研究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之热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学术文化环境的宽松,文学研究开始走向理性,走向多元化,文学地理的研究终于被人们重新拾起。1986年,金克
7、木发表随笔《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1],倡导从地域的角度研究文学艺术;1989年,曾大兴发表论文《中国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2],正式开启了文学地理的实证研究。20多年来,文学地理的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据不完全统计,这20多年里,仅在我国内地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至少在700篇以上,所出版的相关著作不下于60种。 20多年来的文学地理研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对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的研究。如曾大兴的《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3]、胡阿祥的《魏晋本土文学地理》[4]、梅新林的《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8、》[5]等; 二是对文学作品的地域特点与地域差异的研究。如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6]、陶礼天的《北风与南骚》[7]、曾大兴的《英雄崇拜与美人崇拜》[8]、曹道衡的《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9]、戴伟华的《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10]等; 三是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