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520041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关于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其优化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其优化策略论文摘要: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当前,部分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朋辈群体影响而出现了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偏差,可以通过加强政府干预、保持家校联动、改革教育模式、发挥榜样力量等策略,优化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家庭条件、课程体系和激励方式。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优化策略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担。近年来,高职毕业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推进“两个率先”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伴随着社会大发展与大繁荣,高职学生的价值观
2、念和生活方式也不断受到冲击,并发生了变化。毫无疑问,如何进一步加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引导高职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现状 总体上,绝大部分高职学生保持着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但是,也有一些高职学生存在价值观的偏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碰撞 集体主义意识强调团结、大公无私精神,个体呈现出响应国家号召、服从集体需要的特征。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碰撞时,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精神意志受到主旋律的规范和影响,坚持以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为重,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履行集体决议;但是,也有少数高职学生过分注
3、重以自我为中心,片面追求个人需求及利益的实现,其集体观念存在较大的缺失,如部分学生假公济私为个人“领取荣誉”。 2.诚实守信与功利主义的碰撞 诚实守信意识强调真诚、实事求是精神,个体呈现出为人踏实坦率、处世信守诺言的特征。在诚信行为与现实利益发生碰撞时,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行为举止受到诚信观的引导和约束,坚持遵章守纪、求真务实的作风,能够客观公正处理问题;但是,也有少数高职学生过分注重现实利益,一味追求个人实惠及既得利益,其道德品质自然大打折扣,如部分学生对个人求职简历进行“技术包装”。 3.艰苦奋斗与享乐主义的碰撞 艰苦奋斗意识强调拼搏、自力更生精神,个体呈现出学习刻苦钻研、做事
4、孜孜不倦的特征。在不懈奋斗与坐享其成发生碰撞时,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实践观的教诲和警示,坚持个人努力、兢兢业业的方式,做到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实现奋斗目标;但是,也有少数高职学生过分贪图即时行乐,不能抵挡享乐行为和虚幻的诱惑,缺乏专心致志求学的态度和信念,如部分学生迷恋“网络游戏”。 二、高职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观念的革新都会对高职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从影响者的类型看,应该包括社会、家庭、学校、朋辈等多个层面。 1.社会环境导向 在社会大环境的主导下,高职学生的价值观自然会发生变化、甚至更替,这是个体所不能控制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5、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极大地增强了高职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随着国际化、现代化的不断深入,高职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知识,但社会环境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也对高职学生价值观带来了冲击。高职学生在儒家思想观念和西方价值体系的碰撞中,出现了相互矛盾与抵触的状况,部分高职学生出现了价值观的异化。 2.家庭教育影响 家庭是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开始,有很多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是在家庭中形成的。通常,家长的思想观念、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有的家长过分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只要学习成绩优异,其他方
6、面就有求必应;有的家长过分在意子女的专业能力,只要专业水平高,生活素养方面则不闻不问;有的家长过分关注子女的生活质量,只要舒适安逸,基本不关心其学校表现;还有部分家长只关心子女就业问题,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等环节都不管,也不配合甚至反对学校进行价值观教育。 3.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教育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两个方面。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教育,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提高就业“适岗度”。一方面,课堂教学注重知识要点的传授,确保对操作环节的熟记;另一方面,课外实习、实训注重相关知识的实践和操作能力的训练,培养毕业即具备上岗证的“熟练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课堂内外都缺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7、,大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呆板、教学形式枯燥、针对性不足,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也仍以专业为重,对道德品质的熏陶教育明显不足,实效性较差,从而导致不少高职学生对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的认同不足,甚至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 4.朋辈群体干扰 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都住校学习,往往远离家长的经常性督促,接触最多的便是教师、同学和朋友。与教师的接触主要关于学习,而且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朋辈的交往则包含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课外活动、日常消费及爱情婚恋等多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