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ID:9512375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2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1页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2页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3页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4页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孟淑萍,刘娜嘉,陈兵,金国宏【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MR)灌注成像技术对脑膜瘤术前分型及良恶性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脑膜瘤病人行MR灌注成像检查,对5种亚型的良性脑膜瘤的MR灌注成像进行分析,并与非典型性及恶性脑膜瘤进行比较。结果血管瘤型脑膜瘤实质部分的rCBV值均数最高,恶性组脑膜瘤的rCBV值均数最低。各亚型间瘤体实质最大rCBV值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脑膜瘤实质部分最大rCBV值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瘤周水肿区的rCBV值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BV值对脑膜瘤术前分型及良恶性鉴别有所帮助,而瘤周水肿区的rCBV值对脑膜瘤分型及良恶性鉴别未显示临床实用价值。【关键词】脑膜瘤;磁共振成像;灌注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roleofMRPerfusionethodsMRPerfusionR)灌注成像进行分析,并与非典型性及恶性脑膜瘤进行比较,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对脑膜瘤术前分型及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

3、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06年4月至2007年10月期间术前行MR检查诊断为脑膜瘤的病人共47例(上皮型10例、纤维型12例、过渡型7例、血管瘤型7例、沙砾体型4例、非典型性5例、恶性2例),其中,男15例,女32例,平均年龄42岁(8~75岁)。所有病例均行MR常规及MR灌注检查,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扫描方法  使用GE1.5Tts,反转时间为750ms;T2R灌注扫描使用GEEPI序列:检查者在检查前静脉内置入9号针头,行常规增强前扫描和脂肪抑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以2.5mL/s速

4、度经手背静脉快速团注顺磁性造影剂马根维显10~12mL,注射开始后3s进行GEEPI序列扫描,注射时间为4~5s。灌注序列扫描后行与灌注扫描相同层面的常规T1R和MR灌注曲线、伪彩图像特点在常规MR图像中,良性脑膜瘤大多表现为信号均匀,与灰质等信号或略高、略低信号,边界清,无囊变坏死或出血征象;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边缘锐利。恶性组脑膜瘤多表现为信号不均匀,瘤内可见囊变、坏死征象,占位效应明显;增强后呈中度不均匀强化。良恶性脑膜瘤均可有脑膜尾征及无、轻到中度的瘤周水肿。所有脑膜瘤肿瘤实质最大灌注部分的

5、MR灌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均表现为信号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白质,信号恢复到达基线水平的时间延长,并且不能完全恢复到基线水平。其中上皮型、纤维型脑膜瘤肿瘤实质最大灌注处的曲线中,信号回复基线前出现一信号再下降的小波形(图1,见封3)。瘤周水肿的波形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形态相似,信号下降幅度大多低于对侧正常脑白质。在MR灌注CBV伪彩图像中,与对侧正常脑白质比较,所有的脑膜瘤肿瘤实质最大灌注处均表现高灌注(红色)。其中血管瘤型肿瘤实质部分表现为均匀明显的高灌注(深红色)(图2,见封3);上皮型肿瘤实

6、质部分表现为均匀的高灌注(红色);纤维型及过渡型肿瘤实质部分表现高灌注(红色)与较高灌注(黄色)相间(图3,见封3);沙砾体型及恶性组肿瘤实质大部分表现为略高灌注(黄或绿色),少许高灌注(红色)(图4,见封3)。大多数脑膜瘤的瘤周水肿部分在CBV图中呈不均匀的低灌注表现(黑色),少数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灌注相似(蓝色)。  2.2各类型脑膜瘤MR灌注指标数值各亚型脑膜瘤实质部分的最大rCBV值均数均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脑白质,由高到低为:血管瘤型>上皮型>过渡型>沙砾体型>纤维型>恶性组(见表1)。单因素

7、方差分析示,脑膜瘤各亚型间瘤体实质最大rCBV值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各亚型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的最大rCBV值均数均低于对侧正常脑白质值,其中以过渡型脑膜瘤最高,上皮型脑膜瘤最低。单因素方差分析,脑膜瘤各亚型间瘤周水肿区的最大rCBV值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良恶性脑膜瘤MR灌注指标数值均数比较将所有亚型的良性脑膜瘤并为一组,与恶性脑膜瘤的最大rCBV值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t检验,良性组rCBV值均数明显高于恶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8、<0.05)。良恶性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的最大rCBV值均数之间进行比较,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不同亚型脑膜瘤实质部分rCBV数值(略)表2不同亚型脑膜瘤实质部分rCBV值均数两两比较P值(略)  3讨论  3.1脑膜瘤常规MR图像特点分析本研究对40例常见类型(上皮型、纤维型、过渡型、沙砾体型和血管瘤型)的良性脑膜瘤和7例非典型性及恶性脑膜瘤常规MR图像的分析表明,常规MR图像对良性脑膜瘤术前诊断正确率很高,但无法对良性脑膜瘤进行分型。文献报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