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

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

ID:9497212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5-01

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_第1页
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_第2页
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_第3页
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_第4页
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摘 要:新教伦理在西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特尔副总裁帕特·基辛格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的企业家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汲取新教伦理的营养:只有懂得服侍别人才能更好地领导别人的仆人式领导观念、尽可能地赚钱省钱和捐钱的财富管家观念、信仰家庭工作三者的平衡观念。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和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出现越来越多交流、碰撞和融合的背景下,通过与中国传统儒商文化的协调融合,新教伦理在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关键词:新教伦理;企业家精神;中国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因此企业家精神不仅对于企业

2、家自身,而且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学家熊彼特强调企业家精神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而企业家以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活动为其特质。欧美国家两百多年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企业家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历史。  中国现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建设,同样需要一大批的企业家做先锋、做后盾、作支撑。三十年多年来,中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全球五百强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然而相对来说,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塑造和培育要滞后很多,我们的企业家还缺少一个精神和信仰层面的内核。  本文首先对西方企业家精神

3、的新教伦理渊源进行一个简单的解读,并通过一个案例进行具体的阐释;接下来探讨这种西方的新教伦理对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有怎样的借鉴意义,主要从仆人观念、财富的管家观念、信仰家庭工作的平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与现实的结合,对中国企业家精神的未来提出合理期待。一对西方企业家精神的伦理解读  什么是近代以来西方的企业家精神。笔者认为至少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把在世上创造财富视为“天职”,即为了荣耀神和“为神所喜”,并因此而殚精竭虑、持久不懈地工作劳动;第二个层面是崇尚生活中的节俭,厌恶铺张浪费,并通过各种慈善手段将自己在世时创造的财富回馈给社会,如卡耐基

4、所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在欧美国家,具有这种精神的企业家有很多,包括历史上的洛克菲勒、卡耐基,以及今天的比尔盖茨。下面我们通过另一个同样非常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具体的阐释。  帕特·基辛格是英特尔的现任副总裁和数字企业事业部总经理,是一位典型的基督徒企业家。在帕特2010年出版的《平衡的智慧》一书中,他指出自己是把信仰放在第一位,家庭放在第二位,事业放在第三位,这样看似不合理的次序安排在他看来却是最受上帝祝福的安排。他在书中为实现这样的使命又将之内化和细化为21个具体目标,其中信仰类9个,家庭类5个,事业类7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基辛格将祷告、读

5、经、查经和奉献等宗教事工都一一列在目标中,另一方面在个人的家庭和事业方面,基辛格也是尽可能的从基督信仰出发。基辛格的案例体现了基督教的伦理和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也视作是信仰生活的一种外在表现。二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再塑造  帕特·基辛格是在西方特有的基督新教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而中国无神论者占多数,同时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传统和文化,因此可能乍一看来新教伦理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塑造没有多大关系。但是笔者以为现在的世界是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世界,全球化不仅体现在国家之间经济层面的日趋互补,更体现在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互相融合上,而这种融合会反过来促进世界经济的继续

6、向前发展。  接下来笔者先简要评述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坦白来说,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在民族历史上一直相对缺失。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实际上只有商人,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很少。另外,中国的“官本位”文化使得企业家往往注重与政府结好关系,这样在短期内可能会获得一些利益,但从长期来看未必是好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诞生了许多新一代企业家。但是中国的企业家在社会公众中的印象却并非完全是正面和积极的。一方面企业家的所谓“原罪”、缺乏慈善意识、行贿官员等负面形象广受公众和媒体诟病;另一方面企业家自身的生存状态堪忧,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开始出现在各类的全

7、球富豪榜榜单中。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大胆的借鉴新教伦理中的有益成分,从而再塑造出我们中国自己的企业家精神。1新教伦理中的仆人式领导观念  什么是所谓的“仆人式领导”,这与新教伦理又存在怎样的关联呢?  美国的管理学家罗伯特·K.格林利夫在1970年首次提出“仆人式领导”概念。他认为“作为仆人式领导,首先要有天生愿意服侍他人的心,服侍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通过有意识的选择,促使一个人渴望去领导别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就表现在这位做仆人的对别人的关心上,即确保别人最迫切的需要得到优先满足”。  近几十年来仆人式领导的观念在西方的管理学界引起了一场革命,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同

8、并在自己的企业管理实践中采用这样的理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