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9491388
大小:224.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5-01
《道家文化、人格及心理治疗 李孟潮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家文化、人格及心理治疗--李孟潮1概述:文化与认同目前要谈论的这个研究话题——“道家文化和中国人人格”——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预先假定基础上的,首先假设了有一个代表中国人集体的民族性格存在,其次假设了有个代表道家的精髓的“道家文化”存在,而后又假设道家文化对中国人人格有影响。去论证这些假设并非本文意旨所在。但是的确需要说明一下在本文中有可能会用到的一些假设。我以前一直认为,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作为外置性的文化超我存在,它将会决定个体的超我具有如何的形式。如果跟着这个假设下去,那么论述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便可以简化为论述文化超
2、我和人格超我的关系。不过现在我发觉这种提法其实很大程度上忽略、削弱了文化的作用。文化不仅仅是决定超我的出现时刻和成熟样式,而且也直接决定了自我、本我的形态,以及一个人是否会具有这种超我-自我-本我的人格结构的存在。也就是说,你生活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中,将会决定你的欲望、你的防御机制、自我功能,以及你的价值观、道德感和禁忌会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文化将会决定一个人认同的绝大部分内容以及使用什么样的认同机制来建构人格。文化对人的涵化作用是通过家庭为代表的组织形式进行,涵化的手段是通过语言符号及生活习惯,通过语言符号的作用,将会出现一
3、系列的模范人物(典型),而通过团体生活中对模范人物的认同作用,一个个体受到某种文化的涵化,变成这个文化模式的另一个模范。如一个小孩生下来成长于中国的农村,从小说中国话,吃中国饭,接受中国的儒-道平衡的价值观的熏陶,他长大后就会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如果把他放到美国去,他就会一开始觉得不适应。如果我们可以把他大脑中所有记忆抹去,让他身体恢复婴儿状态,让美国西部的家庭抚养他,那么他将会成为一个美国牛仔,虽然长着一张中国的面孔。但是上面这个例子仅仅说明了文化对人的身份认同的影响,这里要表达的意义是,文化会决定中你的客体关系、依恋模式、以
4、及脑部的结构和功能,文化绝不仅仅是书本上那些先贤古哲的名言,而是贯穿于一个人从小到大生活的“空气”,没有文化的涵化作用和个人的认同作用,一个人只能称之为具有人体的哺乳动物,而并不具有人性。文化涵化作用的目标器官是人类的大脑,如中国人和美国人比较起来语言中枢的部位便不是其完全相同的。文化犹如软件决定着躯体这个硬件的功用究竟是如何的。道家文化对一个人的人格影响也是遵循上述机制的。一个山西农村里养猪的农民,也许没有读过老庄的哲学著作,其生活样式却可能比大学里专门研究道家文化的教授更加具有道家风骨。道家文化会形成一套的专用语言(包括学术
5、话语和日常话语)、生活方式、理想人物、价值观念和修行方法,潜移默化的诱使人们认同这个文化范式。而这种涵化指令下的认同过程是从母子关系开始的,比如说在“重男轻女”的文化氛围中,母亲很可能把自己的自恋客体投射男婴,从而对男婴特别照顾,长期哺乳,把男婴变成自己的自体客体,从而修补自己身为女性的自卑感,而同样这个过程也可能变成母亲无意识中制造出男婴对客体的无比的依赖,从而从一个家族的希望变成了家族的废物,这个过程中母亲和儿子共谋摧毁了“重男”的家族文化规则。而同样在此类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我们往往也会发现男性化的、极为成功、非常自恋而又内
6、心空虚的女性。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很难说“重男轻女”这种文化指令产生于儒家文化还是道家文化,比如说道家文化中既有《老子》那样对女性特质崇拜和《太平经》那样反复强调的对女性平等重视的文本,也有很多炼丹典籍把女性视为洪水猛兽或者仅仅是修行的工具而已。所以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我们讨论儒家文化或者道家文化,引经据典,或者提出种种人格心理学论据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被压抑、被排斥了。比如说在中国人的亲子关系中其实有不少功利主义、相互利用、父权施虐以及浓厚的母性乱伦色彩,可是这些东西是进不了文化典籍的。中国文化典籍就像一个显梦,遮蔽了中国人日常生
7、活的诸多欲望和本能。所以文化典籍研究的本质决定了它会是远离无意识的内容的。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通过对典籍的研究看到防御机制的力量和形态。这是本研究的理论起点之一。2道家文化与人格36中国的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这几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中国文化的在思想上典型象征就是《周易》为核心经典的易文化,有“孔子得易七分,老子得易三分”之说,据此看来,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比重至少是三七开,当然也有其他说法,如陈鼓应等学者所证实,《易》的某些重要篇章的主干思想倾向道家的黄老学派。但是总的来说,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道家是作为其
8、对立辅助的一个成分存在。故有言,儒家是饭,道家是药。然而,有些学者还观察到,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还是另外一个系统叫做杨墨互补系统,其中杨朱代表着纵欲主义,而墨子代表着强权主义。杨墨互补的系统看起来似乎是儒道互补系统走向极端出现的偏差,但是也有可能恰恰是杨墨互补是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